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科技資訊 > 正文

骨髓內育出精子 沒有男人,女人自己也能懷孕

日期:2007-04-15  來源:現代快報
[字體: ]

    不需要男人,女人自己也可以制造精子生孩子,在不久的將來,這可能會成為現實。德國戈丁根大學研究人員日前設計了一套方案,從人體骨髓中提取干細胞,然后將其培育成精子細胞。

    骨髓制精子治療不育

    戈丁根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人體干細胞可以轉化成其他種類的細胞。他們先從患不育癥的男子骨髓中提取干細胞,然后將其放入實驗容器,培育成與精子細胞相似的精原干細胞。

    精原干細胞是早期精子細胞,在正常情況下,會發育為成熟精子細胞,但這一步依然無法在實驗中實現。盡管如此,研究小組負責人卡里姆·納耶尼阿教授認為,這個問題會很快得到解決。

    研究人員認為,這項實驗為很難治愈的不孕不育癥患者找到了希望,因化療而喪失生育能力的癌癥患者,也能采用這種方法生育后代。

    “我希望,我們的研究成果能為英國150萬名無生育能力的患者帶來福音,”納耶尼阿說,“這項技術還能滿足女同性戀者做母親的愿望。”

  老鼠試驗生出小老鼠

    納耶尼阿說,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教授羅納德·斯維爾德洛夫從母老鼠胚胎中提取干細胞,將其培育成成熟精子細胞,再移植到母鼠體內,形成受精卵。隨后,這只母鼠成功生出7只小鼠。

    納耶尼阿說:“我們為這項成功的老鼠實驗興奮不已。現在有證據證明,我們的方案可行,至少在老鼠身上可行。我們下一個目標就是,把精原干細胞培育成(成熟)精子細胞,但這可能需要3至5年時間。”(劉莉莉)

    骨髓制精子示意圖(1.從骨髓里提取干細胞。2.在化學營養液里培育成精原干細胞。3.將精原干細胞培育成精子。) 

    ■三大問題

    道德

    男人將變得“多余”

    “人造精子”研究在科學界和倫理學界引起了巨大的倫理爭議。雖然研究人員澄清,他們培育精子使用的材料是骨髓干細胞,而非胚胎細胞,這樣不會違背倫理。但也有批評者說,這項研究讓男人在生育中會變得“多余”,而這超越了傳統的道德界限。

    該科技還能讓同性戀夫婦生育出擁有他們各自基因的后代,譬如通過這一方法生育出來的孩子,可能會同時擁有兩個女性的基因。

    此外,由“人造精子”和“人造卵子”產生的后代,他們是否能夠坦然接受自己的父親或者母親竟是實驗室里制造出來的一堆細胞,同樣也是一個問題。

    技術

    女性骨髓難造精子

    倫敦米爾希爾國家衛生和醫學研究院教授羅賓·貝奇說,這項研究方案有“本質錯誤”———“女性的骨髓干細胞根本無法培育成精子”。他說,男性體內有X和Y兩種染色體,女性體內則有兩個X染色體,而只有Y染色體才能培育出精子。“在女人體內培育精子?只要是學過生物的人就會質疑‘Y染色體從何而來?’”貝奇說。

  安全

    精子細胞可能變異

    也有人擔心,用干細胞培育出的精子細胞并不安全。英國設菲爾德大學教授哈里·穆爾說:“在處理干細胞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永久性的基因變異,而將變異的細胞移入到人體內很不安全。” (袁海 劉莉莉)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