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人才 > 正文

中關村繪人才技術“尋寶圖”

日期:2013-01-25  來源: 北京日報
[字體: ]

 市人大代表、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在分組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透露,2012年,中關村示范區總收入已達2007年的近3倍,實現5年年均增長超過20%;同時,中關村企業年申請專利數已逼近3萬件大關。

  回顧成績的同時,郭洪還透露了一個令人振奮的工作計劃——中關村將在今年上半年完成繪制一份國際頂尖技術和團隊全球分布圖,并系統性地展開國際化水平提升工程,與美國、歐洲、日本、以色列等創新中心進行對接合作。“在全球坐標系中找準中關村的定位,是我們迅速縮小與發達國家差距、進一步成為世界科技創新領域引領者的基礎。”

  半年內繪出“尋寶圖”

  今年上半年,在中關村就將出現一張使全球頂尖技術、人才分布一覽無余的“尋寶圖”。全球各行業的優秀原創技術都是從哪些地方出來的、頂尖的人才團隊和創新中心分布在哪里,都會清晰地呈現在這張圖中。

  “只有研究和把握住全球領先的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方向,整合和利用全球頂級的技術人才等創新資源,才有可能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郭洪說。

  近年來,中關村示范區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研究開發出了諸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領先技術,并成功打入國際市場。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以中關村為主力構成的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達2458.5億元,占全國近40%,技術合同成交額與科研經費投入的比例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7倍,處于全國領先地位。國際技術交流合作范圍也已擴展到了美國、芬蘭、日本等50余個國家和地區。

  “雖然國際影響力有所提高,但目前中關村與國際上創新中心的人才和技術對接大多是‘零敲碎打’。而這一次,中關村將以國際人才技術分布圖的繪制為開端,系統地掌握全球產業創新集群特點,與掌握行業領先、顛覆性技術的人才及其團隊展開合作。”郭洪介紹。

  中關村苦練創新“吸附力”

  郭洪坦陳,雖然在原始創新領域,中關村的專利申請量在迅速攀升、專利結構在不斷優化,但是在國際產業鏈條布局中,中關村不少企業仍處于下游或末端。比如說,企業“走出去”還更多體現在產品出口層面,技術合作、融資并購等形式還比較少。管理部門若要引導企業打破這種現狀,熟悉國際競爭環境、技術合作態勢,第一步就是需要清晰了解世界創新源頭的分布狀況,建立快速鏈接的渠道和機制。

  這張按照行業、學科及地區繪制的全球最前沿技術和頂級人才團隊分布圖,并不只是單純的統計、匯總過程。在繪制地圖的同時,中關村與國際創新中心頂尖技術團隊的對接、合作已經緊鑼密鼓地展開。美國硅谷、日本東京、加拿大多倫多、英國倫敦、德國慕尼黑,如今都已建立了中關村的海外聯絡處。

  “一個全球創新中心首先應該是一個原創產業的策源地。而這就對創業活躍度提出了極高的要求。”郭洪說,中關村就要提高自己的創新“吸附力”。

  科技參贊、世行專家當“星探”

  為了完善“星探”團隊,中關村成立了“國際化領導小組”。談起其中的骨干成員,郭洪臉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聽說能為中關村的國際化發展做貢獻,國內科技創新領域的頂尖專家都來了。”政府特聘專家、世界銀行專家曾曉東成為中關村國際化業務總監,前科技部駐以色列參贊周國林,也在2個月前走馬上任,成為中關村示范區管委會主管國際化工作的負責人。

  郭洪介紹,今后,中關村國際化領導小組將借助“十百千工程”企業、海外使領館、中關村駐海外聯絡處、創業投資機構、高端領軍人才等力量,挖掘行業重大前沿和顛覆性項目,形成穩定的項目發現渠道和長效機制。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