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翠湖科技園:高端產業聚集區](http://img1.gtimg.com/tech/pics/hv1/229/144/1043/67858024.jpg)
![中關村翠湖科技園:高端產業聚集區](http://img1.gtimg.com/tech/pics/hv1/228/144/1043/67858023.jpg)
![中關村翠湖科技園:高端產業聚集區](http://img1.gtimg.com/tech/pics/hv1/231/144/1043/67858026.jpg)
![中關村翠湖科技園:高端產業聚集區](http://img1.gtimg.com/tech/pics/hv1/230/144/1043/67858025.jpg)
沿北清路往西,緊鄰翠湖濕地公園,正在規劃建設著中關村北部產業聚集帶上的科技創新中心。開發者賦予它一個美麗的名字——翠湖科技園。
“智慧、生態、人文”詮釋著它的內涵,“科技創新引領、高端產業聚集、綠色生態示范、人文交互共生”定義著它的未來。
10年左右的時間,翠湖科技園將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成為中關村的新地標。
到2020年,翠湖科技園實現總收入達5000億元,實現總稅收400億元,從業人數達35萬人。
2009年3月,國務院批復建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批復精神,北京市委、市政府做出在海淀北部地區建設北部研發服務和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的重大決策,海淀北部地區的開發建設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海淀北部地區規劃面積226平方公里,占全區總面積的53%,地理區位優越,生態環境良好。按照“用地集約、產業集群、生態良好、設施配套、城鄉一體”的原則,規劃構建“一心一帶多組團”的空間布局,依托“中關村翠湖科技園、永豐產業基地、上莊科技園”三大產業園區,重點發展“軟件與信息服務、新材料、新能源與環保、信息通信、生物工程與新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海淀區委、區政府審時度勢,提出高起點謀劃、高水平建設北部地區,按照“三年基本完成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設施建設,五年初步形成產業功能區整體形象”的目標,努力將北部地區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基地、城鄉統籌發展的典范地區和生態環境一流的城市發展新區。
科技創新引領 高端產業聚集
中關村翠湖科技園是北京北部研發服務和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位于海淀北部地區核心地帶,東臨上莊西路,西臨六環路,南至京密引水渠,北至翠湖南路,規劃占地面積1873公頃,建筑面積1200萬平方米。翠湖科技園是海淀北部地區規劃建設的三大產業功能區之一,包括中關村環保園和中關村創新園以及新規劃的溫泉、蘇家坨信息通信及生物工程與新醫藥功能區。由北京實創科技園開發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開發建設。
在產業定位上,翠湖科技園致力于打造新能源環保產業區、電子信息產業區、科技金融產業區、生物醫藥產業區和國際商務區的“4+1”格局。
在翠湖科技園“4+1”的產業定位中,新能源環保產業區排在第一位,在園區的建設中也把節能環保理念貫徹始終:推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打造新能源示范基地;建設綠色生態的節能環保型建筑;推廣綠色交通,降低交通能耗和排放……建成后的翠湖科技園將成為節能環保型園區的典范。
以“智慧翠湖、生態翠湖、人文翠湖”為規劃建設理念,中關村翠湖科技園吸引了大批行業領軍企業入駐。截至2011年,總收入超過1億元的企業共有45家。其中,超過100億元的企業有1家,超過10億元的企業有5家,超過1億元的企業有39家。這些高成長企業的落地,加快了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高端集聚。
目前,中關村翠湖科技園已初步形成五大產業板塊,即以用友軟件、航天電子、大唐電信、神舟軟件為代表的電子信息產業;以安泰科技、鋼研高納、航材院、百慕航材為代表的新材料產業;以中聯煤層氣、光大環保、國核電力規劃設計院為代表的能源環保產業;以華為、佳訊飛鴻、中科海訊為代表的網絡通信產業;以中國人民銀行現代化支付系統北京數據中心、中國農業銀行北方數據中心、國家開發銀行數據中心、建設銀行北京生產基地、陽光保險集團研發中心為代表的科技金融產業。2011年,園區共實現總收入約500億元,平均產出強度為2.9億元/萬平方米。
綠色生態示范 人文交互共生
人們將中關村翠湖科技園比喻成海淀北部生態科技新區的一顆明珠。“智慧、生態、人文”詮釋著它的內涵,“科技創新引領、高端產業聚集、綠色生態示范、人文交互共生”定義著它的未來。到2020年,中關村翠湖科技園預計將實現總收入達5000億元,實現總稅收400億元,從業人數達35萬人,將成為海淀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智慧翠湖
關鍵詞:園企相彰、科技促贏、感知園區、閃耀智慧
智慧翠湖即在“園企相彰、科技促贏、感知園區、閃耀智慧”的發展理念下,物聯網技術將在翠湖科技園區中廣泛應用。采用物聯網相關的傳感技術、通訊手段,將商務區樓宇物業設施、交通設施、電力設施、物流系統以及安全監測等園區配套硬件與互聯網相連接,實現示范區管理、營運一體化,實現感知商務,進而實現感知園區、智慧翠湖。
先期啟動的智能子項目包括三大園區和一個平臺的建設,即平安園區、低碳園區、移動園區和一卡通平臺。人們可在這里實現自由地無線上網、信息資訊移動交互、移動招商與遠程展示、手機一撥通、手機資訊一撥通以及身份識別、信息交互一體化。
■生態翠湖
關鍵詞:定位高端、環境先行、生態和諧、天人合一
生態翠湖即在“定位高端、環境先行、生態和諧、天人合一”的發展理念下,在翠湖科技園5萬平方米的湖區西側將先期建成5000平方米的人工合成濕地,讓園區的環境更優美,空氣更新鮮。在整個園區的建設中,將低碳環保作為基本導向,翠湖科技園將從綠色空間、綠色營銷、綠色商務、綠色建筑、綠色消費以及綠色出行六個方面出發建設能源生態系統示范工程。
園區內還將大力發展水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工程,建成雨水綜合利用系統,引進路面和屋面雨水收集系統、雨水滲透系統等先進技術,有效降低市政管網排水壓力,水資源回補地下水,改善園區生態環境。
作為節能環保型園區的典范,園區將重視能源生態系統示范工程建設,推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打造新能源示范基地,建設綠色生態的節能環保型建筑,土地一級開發階段推廣采用節能環保技術,從項目規劃設計到建設使用全階段推廣節能環保技術,積極推廣現有項目的節能減排改造和推廣綠色交通,降低交通能耗和排放。
■人文翠湖
關鍵詞:師法自然、傳承文脈、科技支撐、國際品質
人文翠湖即在“師法自然、傳承文脈、科技支撐、國際品質”的發展理念下,引入企業科技俱樂部等公共交流設施,定期舉行創新成果發布會及高端論壇,以中央景觀為中心,通過沿河小路,將主體餐廳、酒吧、書屋及觀景平臺等融為一體,形成風景優美、高品位、知識型的非正式交流空間。
Bingo智慧大道特色街區將為翠湖科技園展現人文特色增添一抹亮色。依托國際商務區智慧示范工程的建設,在周家巷溝沿岸布局物聯網智能街區管理系統,實現“感知商務”示范街區。在Bingo智慧大道上,還將建成“Bingo城市客廳”,把翠湖科技園的歷史、發展、未來、文化展現在某些特別的人文雕塑上,該公共空間是海淀北部地區及八方來客共享休閑時光的場所,“客廳”的陳設和風格也體現出翠湖“山自然、水自由、人自在、情自得”的待客之道。
海淀北部新地標:中關村壹號
按照規劃,中關村壹號將建設三個功能區,滿足不同產業化項目的需求。
核心總部聚集區 實現大型企業總部辦公研發功能,規劃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擬建設辦公科研樓宇,滿足大中型科技企業(“十百千工程”重點企業)總部辦公、科研需求,以出租經營為主。建成后將吸引產值1億-50億元大中型科技企業10家以上,預計入駐企業將實現總收入100億-150億元。
快速成長企業加速區 規劃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作為中小型快速成長且具有持續研發能力及創新成果的企業加速區,考慮租售結合,以租為主方式,通過與孵化器畢業企業對接重點吸引快速成長企業。建成后將引入150-200家快速成長企業,預計產值將達到80億-100億元。
產業服務配套區 規劃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擬設獨棟研發樓宇和商務配套設施,其中研發辦公面積4萬平方米、商務配套面積16萬平方米,作為科技企業辦公配套服務設施,重點解決會議、餐飲等商務配套需求,考慮租售結合,以持有經營為主的原則運營管理。建成后將引入50-100家快速成長企業,預計產值將超過50億元。
海淀北部區域構建
“一心、一帶、多組團”城市發展格局
2010年4月,海淀區正式提出了海淀北部地區的有關規劃調整工作,規劃在海淀北部區域構建“一心、一帶、多組團”的城市發展格局,其中,“一心”是指以翠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為核心,并與產業帶融合發展的科技綠心;“一帶”是指沿北清路軸向發展的產業聚集帶;“多組團”是指為產業功能區提供配套服務,并用以解決農民搬遷安置和部分職工平衡的多個功能組團。
按照海淀北部規劃圖,海淀北部新區將重點打造“永豐、稻香湖、上莊”三大產業組團,發展“軟件與信息服務、新材料、新能源與環保、信息通信、生物工程與新醫藥”五大產業板塊,形成與昌平產業園區對接東西、融合南北的產業集群發展態勢。同時把大量優質的城市資源引入北部,使之成為功能完善、充滿活力的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