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關村,大多數人會聯想到先進的科技和頂尖的技術。無論在航空航天、生物醫藥、能源環保,還是在互聯網、軟件信息服務等領域,這個被稱為“中國硅谷”的中關村,一直走在科技的前沿。
如今的動互聯網逐漸興起,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卻早已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集群,產品形態涉及移動互聯網的各個領域。特別是中關村軟件園成為“移動互聯網產業集群”的示范基地,以及將中關村移動互聯網產業集群列入首批“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培育)”,又一次宣告,在移動互聯網領域,中關村也走在了前面。
完整的產業鏈布局
隨著智能手機開始逐漸普及,移動互聯網產業不斷壯大,中關村憑借多年來在電子信息技術領域的積累,也開始顯現出強大的移動互聯網產業實力。
在中關村大力發展移動互聯網的過程中,中關村軟件園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作為國家級“軟件出口”和“軟件產業”雙基地,以及北京國家現代服務業軟件產業化基地,中關村軟件園已經聚集了30余家移動互聯網企業,業務覆蓋了移動互聯網產業鏈上的各關鍵環節。
在核心芯片方面,以君正、芯原微、華矽微、方舟科技為代表;在移動智能終端方面,以聯想、漢王為代表;在網絡設備方面,以信威、天元網絡為代表;在移動平臺方面,以博云、百 度、騰 訊為代表;在網絡安全領域,以啟明星辰、網秦、海泰方圓為代表;在移動應用方面,以網 易、亞信、中科大洋、趕集網為代表。
同時,中關村軟件園為促進移動互聯網產業的發展做了全面的部署和規劃。以園區現有的軟件廣場作為首批移動互聯網企業落地的物理載體,形成軟件園移動互聯網產業核心區,并圍繞正在建設中的軟件園二期,打造北京市移動互聯網產業基地。基地將面向移動互聯網企業定向招商,引進國內外移動互聯網龍頭企業和關鍵企業,進一步發揮這些企業對產業鏈的帶動作用。
打造移動互聯網產業基地
據了解,北京海淀區政府高度重視發展移動互聯網產業,以中關村軟件園為中心打造移動互聯網產業基地。并將移動互聯網作為“十二.五”時期重大特色產業發展方向之一。從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中關村軟件園協助中關村管委會和海淀區了開展中關村移動互聯網基地的規劃工作,編制了《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的戰略規劃》。《規劃》根據移動互聯網產業的發展階段和特點,提出了七項重點開展的工作,力爭實現到2014年,移動互聯網產業年收入規模超過3000億元的階段目標。
中關村軟件園有關負責人表示,園區將建立領先企業與中小企業配套協作的產業布局,支持一批移動互聯網應用企業做強做大。建立移動互聯網產業基金,實施科技金融項目支撐政策,并挖掘和培養移動互聯網產業人才,提供專業的人才服務。
據介紹,中關村軟件園作為海淀區發展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的核心園區,以聚集的百 度、騰 訊等龍頭企業為核心,以移動服務平臺、移動安全、移動企業級應用、移動消費類應用的中小企業為配套,已初步形成了重點產業與特色產業配套協作,龍頭企業帶動中小企業的產業集群布局。
成為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中心
據介紹,在移動互聯網領域,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已聚集了產業鏈相關企業6000余家,從業人員約40萬。中關村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已形成完整的綜合性產業集群,成為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中心。
根據《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的要求,未來,中關村要在電子信息領域培育2-3個細分產業集群。據中關村管委會負責人透露,北京將從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要求出發,利用中關村在移動通信、互聯網、云計算方面的良好基礎,進一步普及移動互聯網在個人消費和生活中的應用,并向社會管理、公共服務、行業應用滲透,發展現代服務業、文化創意等新興業態,推動移動互聯網產業創新和成長。最終目標是將中關村移動互聯網產業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集群。
未來,為了進一步促進移動互聯網產業的發展,中關村軟件還將搭建專業化、多元化和定制化的中關村軟件園移動互聯網產業化公共服務平臺,為移動互聯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從產品研發、成果轉化、市場拓展到項目融資等環節的服務和支持,從而形成移動互聯技術的“大聚集”、移動互聯應用的“大平臺”、移動互聯企業的“大展臺”和移動互聯產品的“大市場”。平臺建設內容可概括為“一池、四平臺”,包括:公共服務資源池、技術支撐平臺、應用服務平臺、市場拓展平臺和產業化促進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