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創新論壇暨中國產業園區與企業發展論壇”今日在北京昆泰酒店舉辦,論壇以“聚焦生態文明 把握產業先機”為主題。北京市海淀區區長孫文鍇表示,2012年海淀區創新型企業總數達1.1萬家,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總收入首次突破萬億,2015年預計可達到1.6萬億以上。
孫文鍇稱,到2012年海淀區創新型企業總數達到1.1萬家,其中國家級高新企業總數4400家,占到北京市的55%,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總收入首次突破萬億,增長20%,企業科技活動經費內部支出增長26%,專利申請量與授權量3.6萬件和2萬件,分別增長12%和18%,技術合作成交為1134億元,增長17%,占到全國的七分之一。
同時,孫文鍇強調,要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圍繞辦理企業審批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審批,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等幾個方面進行改革探索,對涉及區內26個部門,288項審批事項進行集中梳理,企業設立審批環節減少22個,土地一級開發項目主要審批環節減少29個。
孫文鍇表示,計劃到2015年,中關村核心區要全面確立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高新技術產業總收入要達到1.6萬億以上,年發行專利授權量達到1.7萬件,圍繞下一代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導航位置服務、集成電路設計、云計算、新能源和環保等形成千億級的產業集群,40家以上百億級行業領軍企業,100家十億級的企業,聚集一批科技服務機構。
以下為孫文鍇演講實錄:
孫文鍇: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
非常歡迎大家參加中關村創新論壇暨中國產業園區與企業發展論壇,下面我結合論壇主題聚焦生態文明,把握產業先機,圍繞到2020年將中關村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這一目標,與大家交流,我們海淀區作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核心區的探索與實踐。第一,努力實現一流的創新人流,海淀區抓住建設中關村核心區,中關村人才特區等重大機遇,在科技創新產業集群,要素聚集、政策集成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探索與實踐。
一是加快向企業群體創新,產業鏈條的創新轉變,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占領產業鏈價值高端等企業群體。推進中關村百家創新企業試點,促進高科技企業快速成長,到2012年海淀區創新型企業總數達到1.1萬家,其中國家級高新企業總數4400家,占到北京市的55%,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總收入首次突破萬億,增長20%,企業科技活動經費內部支出增長26%,專利申請量與授權量3.6萬件和2萬件,分別增長12%和18%,技術合作成交為1134億元,增長17%,占到全國的七分之一。
二是重點支持重點新興產業轉變,打造具有技術主導權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2012年海淀區貼近企業需求集成知識政策、聚焦支持資金、出臺加快核心區自主創新和產業發展的1+10政策體系,政策資金規模達18億,其中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七成以上投向了移動互聯與下一代互聯網新材料、新能源、導航與位置服務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三是加快向產學研用創新,融合創新轉變,統籌堅固各方利益,推進成果產業化,鼓勵以企業為主體,組建各類產業,允許聯盟與社會法人形式登記注冊,牽頭實施科技專項,推進產業鏈協同創新和產業化。目前實現登記產業聯盟50家,探索與北大、北師大、清華等著名高校的合作,技術轉移中心,新型產業技術研究院等,特別注意建立健全重大項目發現,篩選與跟蹤服務機制。
四是加快提升多元化,全鏈條服務水平,鼓勵引導創新型專業服務的發展,打造機制完善,形式多樣,靈活便捷,安全可靠的服務鏈條,引進了36家國際知名技術轉移聚集發展,探索創業投資,涌現出創新工廠等一批新業態創新孵化機構,大型科技用16家,創業園21家,涌現出一批千萬元的企業。
五是加快提升人才資源全球化背景,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建設中關村人才特區,推進人才特區政策先行先試,落實13項重點人才,實施在科技企業組建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目前已建成兩站,65家,大力解決企業的難題。
六是加快科技、金融的發展水平,建設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加強政民企對接,聚集科研機構,目前已聚集了566家股權投資機構,8家小貸公司,18家融資性擔保公司,16家科技金融專業機構,各類金融機構總數超過2000家,中小企業信用貸款等多種金融產品,搭建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平臺,籌建為非上市創新公司提供直接融資的市場,支持企業登陸創業板。目前海淀區上市掛牌公司一共達到267家,我們計劃到2015年,中關村核心區要全面確立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高新技術產業總收入要達到1.6萬億以上,年發行專利授權量達到1.7萬件,圍繞下一代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導航位置服務、集成電路設計、云計算、新能源和環保等形成千億級的產業集群,40家以上百億級行業領軍企業,100家十億級的企業,聚集一批科技服務機構。
二,努力打造一流的生態環境,一是全面推進南北中三大功能區建設,在中關村科學城積極統籌中央市區鎮各級各類資源,全面推行開發建設,城市功能完善,自主產業化,低碳、環保的高端特色產業園區,努力打造創新發展策略,發動機和制高點。力求在未來形成萬億級的產業增長,在北部的生態科技新區堅持生態優先發展清潔環保產業,實施生態規劃建設,建設中關村創新中心區,力求在未來形成另一個萬億級的產業增長點,在中部三山五園歷史文化產區,圓明園、頤和園、香山周邊城鄉接合部,加大生態環境力度,五年時間建成歷史文物保護區,科技與文化融合發展示范區和世界高端的地區。
二是大力開展環境干涉,實施美麗海淀行動綱要,加強綠化美化,大力整治環境秩序。
三是加快打造宜居海淀,今年實施150萬平方米的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進一步改善居住條件,創建100個市區兩級城區規范化,讓居民在15分鐘內都能享受到便捷的日常生活服務。
三,努力提供一流的政府服務,一是完善組織領導體系,通過加強與科技部、工信部的國家等部委和北京市有關部門的工作對接,協調推進科技創新,我們成立了由區級科技創新和產業化領導小組,加強與市級層面的中關村創新平臺的業務對接,聯合審批協調區域高科技成果轉化和重大項目落地。下一步要充分發揮三大功能區建設的平臺作用,集成資源聯合推進土地整理,產業園區規劃和重大項目建設。
二是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圍繞辦理企業審批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審批,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等幾個方面進行改革探索,對涉及區內26個部門,288項審批事項進行集中梳理,企業設立審批環節減少22個,土地一級開發項目主要審批環節減少29個。
三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制訂了企業專利成果轉化,專利戰略實施和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等專項計劃,設立科技進步中小企業法律服務中心和中關村版權爭議調解中心,在區法院設立全國知識產權法,建立行政執法與司法銜接機制和知識產權案件線索轉地移交信息共享。下一步要加快建設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地。
四是加強航空建設,我區引入了第三方社會機構對全區62個單位,291個基層科隊站所,開展公開服務電話專項制度,服務水平得到提升,我們將繼續深化政風建設,加大治理力度,優化體系,切實增強服務意識,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
女士們、先生們,中關村核心區肩負的歷史使命無比光榮,未來發展前景無限光明,這個偉大的歷史進程不僅要靠我們自身的努力還需要大家的共同支持,借此機會也向各界有識之士發出最誠摯的邀請,請大家和我們攜起手來為把中關村建成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而共同努力,共同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未來。最后,預祝本次論壇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