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協會 > 正文

中關村團工委暨中關村青聯正式成立

日期:2013-01-10  來源:硅谷網
[字體: ]

 1月10日訊 為廣泛團結和聯絡中關村示范區各族各界優秀青年和海外青年代表,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中關村青年愛國統一戰線,提升中關村示范區對青年人才的凝聚力,加快推進中關村人才特區的各項建設,2013年1月10日,共青團中關村科技園區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中關村團工委)、中關村青年聯合會(以下簡稱中關村青聯)正式成立。
  
  中關村青聯按照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生物、能源環保與新材料、現代服務業等產業領域劃分界別,各界別委員人選以中關村示范區內的優秀青年企業家為主體,涵蓋了相關領域的政產學研金介等各類機構的優秀青年人才。
  
  經團市委、中關村管委會、中關村各分園管委會、各有關高校、相關協會等組織單位推薦以及企業自薦,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共推薦出中關村青年聯合會第一屆委員168名,其中中共黨員97名,占委員總數的58%;少數民族10人,占委員總數的6%;女委員35人,占委員總數的21%。按企業類型分,涵蓋“十百千工程”企業代表25名,“瞪羚計劃”企業代表13名,上市企業代表13名,入選“千人計劃”“海聚工程”“高聚工程”的高層次人才代表36名,市青聯委員代表16名,中介機構代表28名(含聯盟、協會、金融機構、媒體),高等院校代表14名,政府部門代表16名。按園區分,基本涵蓋中關村各分園,包括海淀園57名、朝陽園12名、豐臺園10名、大興亦莊園6名、昌平園6名、石景山園5名、雍和園5名、德勝園4名、通州園2名、懷柔園2名、房山園1名、平谷園1名、順義園1名。
  
  市委常委陳剛在中關村團工委暨中關村青聯成立大會上表示,成立中關村團工委和中關村青聯,是貫徹落實北京市委市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同意調整中關村空間規模和布局批復實施意見》的一項重要舉措,是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和中關村青年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中關村在自主創新方面是示范和標桿,中關村團工委、中關村青聯同樣也有典型帶動的責任和要求。他要求中關村廣大青年要引領青春夢想的航向、科技創新的潮流和服務社會的新風。
  
  成立大會結束后即召開了中關村青年聯合會一屆一次會議,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楊建華當選中關村青聯第一屆主席;北新集團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兵,北京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副校長張彥(女),中關村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妍(女),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孟景偉,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副院長歐龍新,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郜春海,北京千方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夏曙東,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CEO雷軍當選中關村青聯第一屆副主席(按姓氏筆畫排列)。
  
  第一屆中關村青聯主席楊建華在會上表示,中關村青聯下一步要圍繞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要求,發揮成員優勢,鼓勵廣大青年敢于突破創新,發揮引領作用,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我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同時,將積極組織動員示范區廣大青年,全力投身到建設全球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行列中去,著力發揮好黨聯系青年的橋梁紐帶作用,搭建好服務廣大青年的有效平臺,傾聽廣大青年的意見和呼聲,暢通建言獻策的渠道,并且將這種溝通和交流輻射到青聯委員以外的廣大青年中去,使青聯真正成為中關村所有青年的“青年之家”。除此之外,還要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活躍青年組織文化,不斷促進創新文化建設,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加強委員間的溝通和交流,使組織成員充分活躍起來,形成有利于創新和凝聚各方力量,也有利于青年共同成長的青聯文化。
  
  大會結束后,中關村第一屆青聯委員根據界別分組,圍繞中關村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分組討論并提出許多有效的政策建議,充分發揮了中關村青聯的建言獻策作用。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