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是黑龍江伊春空難一周年。8月25日,由哈爾濱飛往伊春的支線航線由黑龍江省支線航空再次開通。但時隔一年,伊春空難事故的調查報告至今仍沒有出爐。
■伊春墜機事故調查基本結束
去年8月24日,河南航空公司一架哈爾濱飛往伊春的E190型飛機,在抵達伊春林都機場時墜毀,共造成44人遇難。事故發生后,國務院成立了伊春特別重大飛機墜毀事故調查組,調查組由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國家監察部、全國總工會等多部門參與,事故調查涉及的飛機制造商、運營商、運行人、飛行、維修、空管、機務、機場等8個方面。當時中國民航總局副局長李健表示,因為所有涉及的專業都要進行調查,事故調查將會持續較長時間;調查結果一定要慎重,要“經得起時間、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一般來說,空難事故調查將會持續較長時間,這也符合空難調查的規律。比如包頭空難在發生兩年后才公布調查結果,大連空難后7個月才有結論。而由于沒有找到黑匣子,去年5月的法航空難至今還是個謎。關于伊春空難的調查進展,民航局航安辦副巡視員吳安山表示:目前伊春“8·24”墜機事故調查基本已經結束,調查報告也已形成,但需要等到會議通過后將把報告報給國務院,由國務院來對外公布。
■賠償附帶免責條款被指不合理
據了解,對于遇難者的賠償目前仍然沒有完成。截至目前,30名遇難者家屬與河南航空公司簽署了《責任解除書》,由此獲得96萬元賠償;但剩下的14名遇難者家屬認為“太不合理”,拒絕簽署責任解除書,沒有獲得賠償。
據了解,河南航空公司與遇難者家屬不能達成一致的焦點是:善后賠償數額由于是河南航空單方面制定的,尤其是賠償協議牽涉“免責條款”,導致家屬難以接受。去年事故后的8月30日,河南航空公司起草了一份《責任解除書》,主要內容是:遇難者家屬及所有近親屬,不能對河南航空等有關負責人主張權利。但如果遇難者家屬簽署該《責任解除書》,就可拿到96萬元的賠償金,前提是拿到之后不能對河南航空公司進行追責等。這被遇難者家屬稱為“霸王條款”。
據知名航空專家、律師張起淮介紹,這樣的責任解除書違背了法律法規,于情于理都不合適,侵害了家屬權益。
■家屬代表吁盡快公布調查報告
今年8月21日,部分遇難者家屬代表前往民航總局,提出盡快公布調查報告,同時獲得善后賠償等訴求。遇難者家屬希望在事故現場設立紀念物。民航總局最終承諾事故調查報告會在春節前提交,具體賠償事宜讓家屬與河南航空繼續談判;而設立紀念物則沒有可能,因為這需要國務院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