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熱水器行業的第一個強制性國家標準——《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標準(以下簡稱《能效等級》)將正式發布,“目前在公示階段”,全國太陽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賈鐵鷹告訴記者,隨后而來與標準匹配的《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能源效率標識實施規則》也“最快將于年底正式公示”,并最終由國家發改委、國家質檢總局發布。
中國太陽能熱水器行業有望一改當前的亂戰局面。行業標準出臺在即
目前究竟有多少家太陽能熱水器企業?沒有官方的統一數據回答這個問題。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太陽能熱利用專業委員會主任羅振濤告訴記者,“最少也有3000家左右,這主要包括了中、下游產業鏈,而生產制造太陽能熱水器的企業最少有2000家”。賈鐵鷹則認為,“全國至少有3000~4000家不同規模的太陽能熱水器企業”。
2010年,相關部門要求家用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制定國家級標準。羅振濤與眾多太陽能領域的專家和企業均參與其中。
據了解,《能效等級》有3個分級指標,1級產品表示能效最高。這一強制性標準“需要通過WTO認證,但這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強制性標準,與國際上的標準還不一樣,主要是因為熱水器行業發展狀態不一樣。”“標準的出臺對于這個行業來說是一件大事”,賈鐵鷹說。
為什么會是“家用太陽能熱水器”標準先制定出來?賈鐵鷹認為,“家用熱水器已占全部太陽能熱水器市場的70%以上,現在是一家一戶都會用到太陽能熱水器,尤其是二、三線城市和農村,家用標準關乎具體的民生,大工程系統的標準也會有,行業的發展有一個輕重緩急的過程”。中小作坊將現倒閉潮
在賈鐵鷹看來,標準的出臺,對于太陽能熱水器行業而言是“一個洗牌的過程”,“達不到標準的,在這個過程中肯定會被淘汰”。
目前國內太陽能熱水器品牌眾多,“買些設備,租個棚子就是一個公司了,這個品牌做不下去,再換個名字,照樣一年一兩百萬地掙。這個行業需要避免不規范運作。”霍尼韋爾(中國)有限公司環境自控部中國區銷售總監張科如是說。
張科認為,“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必將經歷一個升級換代的過程,這個過程即將到來,而且行業正沿著當年空調、冰箱行業的發展路線來走,那些行業都走出了巨頭。”
張科認為,《能效等級》的出臺對于規范太陽能熱水器行業是一件利好,“讓企業自身對質量和品牌有主動性。太陽能熱水器的主力市場在農村,而且區域化特征非常明顯,百里以外的知名品牌和三里以內的品牌,消費者會選擇誰?”張科說,“就像化妝品行業在農村一樣,更多消費者對于品牌的意識比較淡薄”。
北京索樂陽光能源[1.06 0.95%]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王智會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太陽能熱水器是一個低門檻行業,小作坊式的生產商泛濫,“尤其是北京周邊和浙江海寧一帶,每天都有新的企業誕生,每天也都有舊的企業消失。有很多針對農村的太陽能熱水器產品只賣800塊錢,這些產品的質量肯定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生產亂、銷售亂、售后亂是這個行業最基本的現狀”。
標準出臺后,王智會認為對于主力發展農村市場的太陽能熱水器中小作坊是致命性的打擊,“尤其是北京周邊和海寧一帶的小作坊”。
也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一個強制性標準不一定能挽救得了一個行業,太陽能熱水器行業業態有太多的問題,新標準能起到什么樣的作用,還不太好說。”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