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國家質檢總局公布質檢部門“打假”成果。截至8月底,全國質量技術監督系統共出動執法人員93萬人次,查處各類違法案件7.9萬起,涉案貨值48億元,移送公安機關309起。
各地查辦了一批有影響的大案要案。從查辦來看,有三個主要特點:執法敢碰硬。河北省質監局組織查處的非法制造假冒化妝品大案要案中,涉案物品裝滿15輛卡車,貨值達108萬元,制假分子為當地村支書,而且筑高墻、設監控、養惡犬、雇打手、暴力抗法;案件貨值大。今年1-8月份,全國質檢系統共查辦貨值金額15萬元以上的案件411起。江蘇無錫市質監局搗毀一個假冒國際知名品牌箱包的窩點,涉案貨值達1000萬元;移送案件多。各地質檢部門在深查嚴辦大案要案中,對發現涉刑的案件線索,大多采取提請公安機關提前介入的措施開展聯合執法。
上半年,質檢系統處理了大量突發案件,如:錦湖輪胎事件、假冒進口葡萄酒問題等。隨之,質檢部門制定相應的工作規范,把應急處置質量違法突發案件作為執法打假的一項重要工作,納入常態化管理,使應急處置工作進一步規范化,通過及時處置、穩妥應對,盡可能減少質量違法突發事件對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的損害。
截至8月底,我國共實施汽車召回61次,召回車輛總數達147.17萬輛。特別是針對錦湖輪胎和韓泰輪胎事件,質檢部門根據有關法規,督促企業召回缺陷輪胎,共召回錦湖輪胎302673條、韓泰輪胎24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