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法規標準 > 正文

違規水庫項目攔路南水北調 取締不成有原因

2011-10-13  來源:中國環保網
[字體: ]

 

被界定為"違法工程建設項目"的太極湖大壩正在和南水北調賽跑,挺立大壩的背后是地方利益與南水北調這一國家工程的博弈。 

"游武當從水上開始",這一豎立在丹江口庫區的宣傳牌不僅承載著"武當大興"的希望,也承載了十堰成為鄂西旅游中心的夢想。


  180億元的違規項目

  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丹江口水庫告急!

  過去數年,為了“一庫清水送京津”,丹江口庫區34.5萬人移民他鄉,以便水庫面積擴大逾三百平方公里,確保從2014年開始,每年北上送水95億立方米,以解京津之渴。然而,在這一宏大夢想實現之前,不斷擴容的水庫卻已被庫區地方政府、企業視作搖錢樹。據南方周末記者調查,環繞丹江口庫區,或為旅游開發大興土木,或為圈水養魚攔汊筑壩,侵占庫容的一幕正在上演。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太極湖項目。

  “問道武當山,養生太極湖。”2011年開始,這句廣告語紅遍大江南北。所謂太極湖,正是丹江口水庫大壩加高后在武當山腳下形成的一片水域,亦為南水北調水源地之一隅,隸屬十堰市武當山旅游經濟特區。

   這個自2008年就開始正式啟動的太極湖生態文化旅游區,定位為“(十堰)市委、市政府搶抓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機遇打造的集旅游觀光、休閑娛樂、養生度假于一體的生態文化旅游區”。

  按照設計,旅游區包括將來成為武當新城的太極湖新區和太極湖旅游區兩大板塊,涉及歌劇院、高檔住宅小區、旅游碼頭、超五星級木屋酒店等在內的180多個項目,概算總投資180億元。

  據南方周末記者調查,從2007年開始,開發玄武湖(太極湖的前身)的設想就開始進入地方主政者的日程。然而,玄武湖新區開發后因多種原因擱淺。2008年武當山特區政府通過招商引資將現在的太極湖投資有限公司引入特區,原來的玄武湖更名為太極湖,規劃范圍也日漸擴大。

  然而,今年,風頭正勁的太極湖項目卻遭當頭棒喝。

  2011年3月24日,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以下簡稱“長江委”)在對該項目進行審查后函告湖北省水利廳,明確太極湖新區市政工程(含道路、橋梁、大壩)和太極湖攔水壩(藍灣大壩)工程屬違法工程建設項目。其理由是“未經有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流域機構批準,擅自開工建設,侵占了南水北調水源地丹江口庫區庫容,違反了《水法》、《防洪法》和《河道管理條例》等法規。

  庫區林立“太極湖”

  事實上,太極湖只是丹江口庫區違規項目的明星代表。“我們去年查處了五起,今年就已經查處了七起。”長江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水政監察人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除去以旅游開發之名的占地之外,大多是農民攔汊筑壩養魚。“這種風氣是近兩三年興起的。”

  為滿足調水要求,丹江口大壩于2005年9月開始加高,至2010年達到176.6米的設計高程,水庫面積也隨之擴大。山水之間,形成了諸多庫汊,攔汊養魚之風遂起。南方周末記者在丹江口庫區看到,這些壩大多為挖山填土所筑。土壩所在之處,山體裸露,植被盡失。

  “不僅影響水質,一旦有洪水暴發,這些未經專業人員設計的土壩都是妨礙行洪的巨大隱患。”上述長江委水政監察人員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禁止在河道、湖泊管理范圍內建設妨礙行洪的建筑物、構筑物,傾倒垃圾、渣土,從事影響河勢穩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礙河道行洪的活動。”

  兇猛的土壩一個更大的隱憂在于會減少水庫主體的蓄水。2011年6月5日,同樣被長江委界定為違規的一處位于十堰市泗河的土壩被強行拆除,長江委的測算數據是該土壩的蓄水量可達一億立方米。

  “南水北調開始后丹江口水庫的庫容也就三百多億立方米,我們能有一億?”筑建該壩的十堰市漢丹源農牧漁發展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漢丹源”)的多位社員都對“一億立方米”之說心存不滿。縱然如此,庫區林林總總的土壩加起來,圈起的水量不容小覷。

  這樣的水壩究竟有多少?漢丹源致長江委的請求免除炸壩的函件中稱,在丹江口庫區有幾十座之多,“都沒有辦理手續,一些土壩還獲得了地方政府水利經費支持”。

  據悉,關于違法水壩的數據長江委曾做過排查。然而,南方周末記者聯系長江委相關部門詢問執法排查情況,各方均三緘其口。

  “這個問題比較敏感。”上述長江委匿名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而最為敏感的就是太極湖大壩,“這可能是長江委(水政監察)今年的頭號大事”。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