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二城舊城人口疏解的對接安置房,將按照經適房產權進行管理,但在業主出售二手房時,則不受經適房5年內禁止上市的限制,在交易完成時,只需按成交額的3%繳納土地出讓金。15日,首都之窗發布第23期市政府公報——市住建委《關于首都功能核心區人口疏解對接安置房有關問題的通知》。
從去年開始,本市啟動了首都功能核心區的人口疏解對接安置工作,東西二城內將陸續有市民從大雜院中遷出,搬到交通方便、配套齊全的對接安置房小區中。而在“十二五”期間,西城將向大興和昌平疏解5萬至10萬人,東城往通州和朝陽疏解10萬人。
對接安置房業主也得網簽
在“京十五條”發布后,拆遷家庭也需按要求辦理房屋登記手續。在昨日發布的“通知”中要求,首都功能核心區人口疏解對接安置房要執行定向安置房網上簽約的相關規定,執行審核分配程序,保證購房人資格、房源配售公平、公正、公開。
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購買定向安置房必須要進行網上簽約,定向安置房業主再次購房時,也需符合“京十五條”政策。如果這一家庭名下已經有兩套房,即使其中一套為定向安置房,也屬于限購范圍。
此外,安置房的購房家庭資格,由區縣政府確定的主管部門負責審核。同時,購房家庭選房后,項目的開發單位要將安置家庭情況、購房人姓名、身份證號及所選房號等情況錄入市房屋交易權屬系統,經區縣主管部門及區縣政府蓋章確認后報市住建委。
賣二手房補3%土地出讓金
“通知”要求,以劃撥方式取得建設用地,且用于安置首都功能核心區疏解居民的對接安置房,產權性質為“按照經濟適用住房產權管理”。
據了解,目前本市經適房管理辦法規定,未滿5年不得上市交易,滿5年的已購經適房如果再上市交易,最高需要補交同地段商品房差價的70%。相比之下,人口疏解的對接安置房的交易時間不受限制,上市交易由購買人按成交額的3%補交土地出讓金。
包括朝陽、豐臺、昌平、大興、通州、順義等區的9塊用地,定向用于首都功能核心區人口的對接安置和保障房建設。目前已開工5個項目,建設總規模218萬平方米,可提供房源2.5萬套。
“除了將對接安置房選址在交通、配套設施便利的地方以外,我們鼓勵舊城區內的醫院、學校跟著市民走,到對接安置房社區內或附近開分院、分校。”市規劃委相關負責人說。
七成以上面積低于90平方米
“通知”規定,人口疏解對接安置房由各區綜合考慮疏解居民的安置需求、對接房建設地塊實際情況等,參照中小戶型商品房“90/70”原則設計。也就是說,對接安置房項目中,套型建筑面積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面積所占比重要達到開發建設總面積的70%以上,以中小套型為主。
記者了解到,舊城人口疏解的家庭基本都住在大雜院中,很多家庭人均住宅面積不足10平方米。在搬入對接安置房后,居住條件將有極大改善。
入住新小區就有新物業。“通知”要求,由建設單位承擔前期物業服務責任。這意味著,對接安置房與商品房一樣,在前期物業階段,是由開發商提供物業服務,并且不得收取物業費。
“通知”要求,在安置房銷售前,要抽取物業服務評估監理機構評估測算物業服務費用標準,并寫入前期物業服務合同和房屋買賣合同內。房屋交付入住并成立業主大會后,由全體業主共同決定物業管理方式、物業服務標準和物業服務費標準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