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法規標準 > 正文

中國建立完整的進口廢物原料質量標準體系

2012-06-19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

 中國國家質檢總局檢驗監管司司長王新表示,10年來,中國以新商檢法為法律基礎,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進口廢物原料檢驗檢疫法律法規體系和進口廢物原料質量標準體系,同時規范了進口固體廢物的目錄管理,并實現了廢物原料進口的全過程監管。

王新是在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頒布10周年之際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作上述表示的。

  2011年3月和6月,浙江寧波的檢驗檢疫人員分別在兩批進口廢銅中截獲了8枚和20枚軍用子彈。對此,王新說,歷經10年逐步完善的進出口商品檢驗監管體系,以及進口廢物原料檢驗檢疫監管模式,在兩次截獲這批爆炸物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王新說,中國對進口廢物嚴格控制,目前只允許進口13大類廢料,如常見的廢紙、廢塑料、廢金屬等,同時還將12大類廢物列入禁止進口目錄,10大類列入限制進口目錄。

  王新說,去年,在中國檢驗檢疫機構檢出的267批環保項目不合格廢物原料中,夾帶爆炸物的有24批。此外,還有攜帶大量生活垃圾、醫療廢棄物和禁止進口的廢舊機電產品的,放射性超標的。

  王新說,質檢總局按照商檢法及其實施條例等規定,酌情對進口不合格廢料的國外供貨商、國內收貨人采取撤銷注冊登記證書、發布預警并加嚴檢驗、取消報檢資格、罰款等行政處罰措施。

  王新表示,雖然近十年來,各口岸檢驗檢疫機構檢出的廢物原料平均不合格率僅為0.21%,但廢物原料畢竟來源廣泛、收集過程復雜,不可避免地存在夾雜環境污染物、外來有害生物、傳染病媒介生物等問題。

  對于“既然進口廢物原料中可能會存在嚴重問題,中國為什么還允許進口這些廢料”的問題,王新表示,進口廢料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中國森林資源、礦產資源等相對不足的狀況。

  王新說,通過監督管理和工作力度的持續加強加大,中國進口廢料的質量狀況穩步提高,2004年至2011年的廢料環保安全不合格批次率幾乎是一年下一個臺階,已經從2002年的超過0.60%下降至2011年的0.07%。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