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總是執行法官最繁忙的時候,忙著幫勝訴人追回案款。昨天,市高級法院通報,即日起開展“年底六十天執行會戰”活動,確保完成今年的執法辦案任務。本市法院還總結出“40招”,專門治理老賴,其中包括努力推進對在京86家銀行存款查、凍、扣一體化的全覆蓋,對本市轄區內2006年以后的不動產實現網上控制。
據悉,今年1至10月,本市法院新收執行案件130230件,執結99974件,執行到位金額61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15.06%、18.63%、60.8%。截至10月31日,法院共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32028條,公開執行裁判文書23930篇,清理執行案款25492筆,總金額約89.58億元,解決執行難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在11月和12月,本市法院將逐案梳理未結案件,摸清底數,確定每名法官的結案目標,高效推進各個執行流程節點的工作,最大限度實現勝訴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此外還將加快查、扣、凍財產的處置變現進度,通過集中執行、聯合執行等活動,最大限度清理積案,切實解決一批長期未結“骨頭”案件和涉民生案件。
同時,法院還將加大對失信被執行人采取強制措施的力度,用足、用好法律和司法解釋規定的罰款、拘留等強制措施以及限制出境、限制高消費、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等執行措施,加強公安、檢察院、法院在打擊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犯罪行為中的溝通協作,嚴厲打擊拒執犯罪行為。
法院還將按照“公開是原則、不公開是例外”的要求,進一步擴大執行公開平臺自動推送的信息范圍,向當事人主動公開執行流程中各個節點的信息。在執行通知上統一印制關于使用當事人評價系統的提示信息,進一步完善為申請執行人、被執行人設定的評價項目,引導當事人積極使用該系統,通過全方位的公開,使當事人有更多的獲得感。
市高級法院副院長安鳳德表示,法院將聯合社會各界,從各個方面對失信被執行人布下天羅地網,最大限度壓縮其生存空間,促使其自動履行義務。他還介紹,市高級法院研究制定出了解決執行難的總體思路,并提出8類40項具體措施,明確解決執行難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按照“法官主導、分工協作、流程標準化、操作集約化”的原則,在全市法院推行團隊化執行模式改革,提高執行工作的整體效能。
部分治老賴措施
懸賞舉報捉老賴
在執行財產網絡查詢的基礎上,落實被執行人財產申報制度,推廣委托調查制度,并且根據當事人意愿和案件情況靈活使用懸賞舉報、委托審計調查等制度措施,形成主體多元、功能互補的財產發現機制。
加強與公安系統情報中心的信息互通,協調公安機關加大查找被執行人的力度,建立協查被執行人的長效機制,促進“被執行人難找”問題的解決。
網上控制不動產
整合最高法院和市高級法院兩級財產查控系統的優勢,進一步提升財產查控的效率和效果。在更大地域、對更多財產形式實現查控一體化,努力推進對在京86家銀行存款查、凍、扣一體化的全覆蓋,對本市轄區內2006年以后的不動產實現網上控制。
加強信用懲戒
按照“應納盡納”的原則,將符合納入條件的被執行人一律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督促其自動履行義務。
同時,落實由發改委和最高法院牽頭、44家單位聯合簽署的聯合信用懲戒合作備忘錄,與相關部門建立被執行人失信信息共享和懲戒信息反饋機制,對被執行人實施聯合信用懲戒。
嚴打拒執犯罪
執行過程中,及時收集、固定抗拒執行、阻礙執行、暴力抗法等行為的音視頻證據,充分利用公訴、自訴兩種渠道追究拒執罪責任,嚴厲打擊拒執犯罪。定期向社會公布典型案例,形成打擊拒執犯罪的高壓態勢,發揮刑罰威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