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江蘇省常熟市的中國氟化學工業園內聚集了一批國內外著名的氟化工企業,它們用氟化工產出的廢酸發電、供熱,用作水泥輔料,通過再處理供給化工企業。經過10年發展,園區內進駐的企業也越來越多,企業間的“互幫互助”,已形成了一條極富特色的循環經濟產業鏈。
據了解,中國氟化學工業園成立于1999年10月,是我國目前唯一的國家級氟化工業園區。工業園吸引了美國杜邦、法國阿科瑪、日本大金、比利時蘇威等世界氟化工巨頭以及全國最大的氟化工企業三愛富公司,投資總額超過60億元。2008年,園區已投產氟化工生產企業完成銷售36.98億元。眾多化工企業進駐園區,園區以何種標準選擇入駐企業?園區內生產、貯存、運輸的化學危險品和數量的急劇增長,如何把環境風險降到最低限度?一旦發生了環境突發事件,應該怎樣面對?
“互幫互助”形成循環經濟產業鏈
工業園從招商引資這一源頭著手,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投入產出率上狠下功夫,實施綠色招商,著力引進“高科技、高產出、低能耗、低污染”的項目,注重上下游配套,加快引進與現有企業上下游產品關聯項目,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目前園區已形成欣福化工硫磺制酸,中昊、阿科瑪、大金、杜邦等公司氟化工產品生產的產業鏈。
欣福化工年產25萬噸硫酸提供給中昊和阿科瑪,生產6.5萬噸/年氟化氫及8萬噸/年F22,并分別提供給杜邦生產5000噸/年的各類氟利昂替代品及大金生產1萬噸/年的各類氟樹脂、氟橡膠等;同時,中昊和阿科瑪對生產F22過程中的副產F23進行收集焚燒,實施CDM項目。
利用欣福化工硫磺制酸產生的余熱,園區配套建設了3000KW余熱發電機組,每年可產出2700萬度電能,同時在發電過程中還可提供30噸/小時的高壓蒸汽,供區內企業使用,每年可節約熱電能源開支1000萬元。
中昊、阿科瑪生產過程中的副產廢鹽酸提供給三福化工,將廢鹽酸結合碳酸鈣生產氯化鈣或進行脫氟處理,提供給化工、鋼鐵企業,每年可解決廢鹽酸20萬噸,產生效益近1000萬元。
發展循環經濟,使園區污染物排放總量得到明顯下降:大氣污染物,實際排放量為300噸/年。金陵熱電完成脫硫除塵改造,實現SO2減排580噸;實施的CDM項目,每年減排約1391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溫室氣體。
加強健康、安全和環保質量管理
園區遵循責任關懷原則,積極推進自主管理,努力改善健康、安全和環保質量管理。
園區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環保“三同時”制度。實施綠色招商,確保入園企業技術裝備、清潔生產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
在建設園區環境安全防范體系方面,2005年,園區委托江蘇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編制了《江蘇高科技氟化學工業園環境風險應急預案》,建立起各企業、園區和市三級突發事故應急響應救援機制和企業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安監、環保、消防等職能部門的聯系網絡。各企業建立起應急池或應急內循環河,設置專用閘門,污水廠設置應急收集池,從而確保非正常情況下的園區污水排放安全。重點企業安裝了污染物排放在線監測裝置包括COD在線監測儀、氣體濃度報警儀器、視頻監控頭、DCS操作系統等。園區建成了大氣環境質量監測系統。各企業也編制相關預案,加強對員工培訓,并定期進行演練,不斷完善防范措施。
同時,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做好環保工程的建設和按期投用,環保設施完好率和運轉率均達到100%。不斷完善和加強各項環保管理措施,落實專人負責、專人管理,加大對各企業治污設施運轉的監管力度,分別采取重點監控、定期抽查,跟蹤詳查等形式,有效控制了廢水、廢氣、廢渣、噪聲等污染,各項污染物指標始終控制在規定標準之內。同時,建立了園區企業環保例會制度。
園區積極配合上級部門開展高毒物品專項整治、劇毒品調查登記等工作,督促企業積極辨識有毒有害崗位、采購配發合格的職業防護器具、督促員工正確佩戴,制訂合理的作業時間,并要求定期對涉及有毒有害物品的員工和新進員工進行體檢。
園區嚴格執行國家關于化學危險品、可燃易爆品的管理制度,確定危險源點,落實由廠級、車間、班組進行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