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科技 > 正文

捕撈使冰島鱈魚種群面臨崩潰

2009-06-09  來源:科學時報
[字體: ]
  盡管在海面下的不同深度都可以捕獲到冰島鱈魚,但大多數的漁船都會在不足100米深的沿海水域用漁線和漁網進行捕撈。而水底拖網能夠將捕魚的范圍下降至水下200米左右。

  幾年前,通過將數據記錄器附著在鱈魚身上,研究人員發現,鱈魚具有截然不同的棲息地:一些鱈魚只生活在淺水中,而其他鱈魚的活動范圍則遠離海岸——它們只有在春天的繁殖季節才會游到岸邊。對這兩種鱈魚進行的遺傳學分析反映了這種差異:它們分別攜帶了一種不同版本的名為pantophysin I——其功能至今尚未搞清——的基因。

  雷克雅未克市冰島大學的遺傳學家Einar Arnason于是尋思,漁業捕撈是否會改變鱈魚儲備的遺傳構成。他和同事對8000多條鱈魚的基因型進行了分析,旨在找出1994年至2003年之間,不同版本的基因或等位基因的頻率分布在兩個種群中是如何變化的。他們最終發現,隨著時間的流逝,淺水鱈魚的基因型正在變得越來越少。研究人員在上周的《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上報告了這一研究成果。新的發現具有重要意義,這是因為鱈魚的捕撈在淺水中更為密集。

  Arnason預測,如果依然保持這樣的捕撈密度,那么不出10年,“淺水鱈魚將消失殆盡”。并且如果深水鱈魚不向淺水遷徙——Arnason認為這種可能性極大,因為它們的遺傳差異決定了這種鱈魚更適合在深水活動——則整個鱈魚種群的數量將大幅減少。此外,水產業必須向花費巨大的深水捕撈轉移。Arnason和他的同事指出,為了避免鱈魚種群出現崩潰,必須進行必要的禁漁。

  美國紐約州Stony Brook大學的David Conover表示,重要的問題是,深水鱈魚是否會進化出淺水鱈魚的習性。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