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介紹垃圾處理過程
可持續發展在瑞士之三———
瑞士洛桑的TRI垃圾處理場坐落于城市的中央,橫穿洛桑的無人駕駛地鐵就從垃圾處理中心旁邊經過,看似有些不合規律的地理位置卻是最令當地人自豪的地方。
這個年處理垃圾17.6萬噸的垃圾處理場在焚燒垃圾的同時產生電力和熱力,通過地下管道向城市輸送,18000戶居民的熱力和23000戶居民的電力來源于此。這就是垃圾處理場在城市中心的原因。
走進垃圾處理場的接待大廳就會發現一個用回收紙做的沙發,這是他們的標志,也是資源循環利用的標志。洛桑的這家處理場是TRI的第29個垃圾處理場。
TRI垃圾處理場2002年10月開始修建,2007年正式投入使用,政府專門為垃圾場修建了一條4公里的鐵路,使垃圾運輸不給城市交通帶來負擔。無論距離遠近,收取費用是一致的。
瑞士人對廢品再循環利用很重視。政府鼓勵普通市民盡可能地回收廢品。2005年,瑞士生活垃圾和工業廢物的回收比例第一次超過了全國總廢物數量的一半。剩下的部分在垃圾焚燒站焚毀并用于能源再生。
TRI垃圾處理中心就是專門處理焚燒垃圾的,電子濾網攔截了灰塵和重金屬以及酸性物質,以保證80米高的排氣煙囪排出的是符合城市規范的氣體。
這個為一個城市提供垃圾處理和供熱的中心一共有48個員工,兩套運轉線路,初期基本建設的3.6億瑞士法郎由政府投入,日常運轉則由垃圾運輸、居民購電、用熱來維持運轉。
當然,這個垃圾處理場落戶洛桑也并非偶然,洛桑一直把可持續性發展擺在城市建設首位。在21世紀發展計劃中,首個實施的具體方案就是建立持續發展基金會,在改善住房條件的計劃中,新建住房盡可能節能,在建筑材料的選擇上尤其考慮能源的使用和環保。
洛桑市政府工業部長Pidoux先生在介紹洛桑這個發展規劃時把它稱為“蝶變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