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科技 > 正文

京郊延慶以清潔環保生物質燃料代替煤供暖

2011-11-24  來源:延慶縣委宣傳部
[字體: ]

  廢枝得利用 灰渣可還田

添加生物質燃料。  

    枯枝敗葉,秸稈雜草,都成了供暖的原料,既解決了環境污染問題,又節約了寶貴的煤資源。今冬,延慶縣林業系統下屬的30多個單位以及部分農戶,首先告別了傳統的以煤供暖的方式,采用了清潔環保的生物質能源供暖。

    延慶是國家生態縣,森林覆蓋率達53.61%,林地面積232萬畝,基本消滅了荒灘荒山,綠化造林工作也將由植樹向森林的健康經營轉變。林木撫育是健康經營中一項重要內容,延慶縣在林木撫育過程中每年會產生10萬噸廢棄的樹枝,這些樹枝如果不及時處理既影響環境,又存在火災隱患。

    筆者在延慶縣林業生物質能源基地看到,修剪下來的樹枝都在堆放在這里。院子里除了廢棄的樹枝、樹杈外,還有農作物的秸稈,將這些原料通過晾曬、打碎、壓塊等環節,生產出一袋袋形狀類似又略大于魚食一樣的成品——生物質成型燃料。據了解,這里年產1萬噸生物質成型燃料,除了供本縣130臺鍋爐使用外,還銷售到豐臺、房山等區縣。

    位于延慶縣張山營鎮境內的延慶縣苗木基地地處荒郊野外,每逢冬季格外寒冷,院子內的墻角處每年都要儲存大量用于過冬的煤,而今年在依然留有黑色痕跡的墻角,卻擺放了一排排裝有生物質成型燃料的白色口袋。在不足15平米的鍋爐房內,放置嶄新的3臺生物質供暖鍋爐,兩臺鍋爐內燃著熊熊火焰,另外一臺備用。鍋爐工楊青云介紹,只有天氣特別冷時三臺機器才同時開動,平時開動兩臺機器就足以保證院內1300平米的供暖。楊云青說,以前他燒的是老式鍋爐,原料都是煤,兩個人黑夜白天的忙,不得休息;現在省時省力,他一個人燒三臺鍋爐都很輕松。據了解,今年僅林業系統就減少雇傭15名司爐工,節約30萬元人工成本。

    延慶公園多、面積大,縣城內的集中供暖管線很難接到公園里,每年冬天公園管理人員都用蜂窩煤爐取暖,既不安全也不利于保暖,而今年延慶的各公園都采用了小型的生物質供暖鍋爐,既環保,又沒有煤氣中毒的隱患。

    除了機關單位,延慶還有七八十戶農戶,也采用了這種生物質燃料供暖。延慶鎮卓家營村是民俗專業村,張云秀家就采用了生物質燃料供暖。張云秀說他們家以前買的豆腐在廚房放一會就一層煤黑,還得用東西蓋上,而現在不用擔心了,這種燃料沒有污染,家庭干干靜靜的,游客看著高興,自己也舒心。

    延慶是國家綠色能源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達到了20%,推廣利用清潔的生物質能源是必然趨勢。據延慶林業部門介紹,這種新型生物質燃料非常受用戶歡迎,今年延慶縣將使用2000噸這種燃料,可節省燃煤2300噸,減排二氧化碳5750噸,減少二氧化硫19.55噸,減少廢渣690噸。用生物質成型燃料供暖,不僅環保,燃燒后產生的灰渣還可以作為肥料還田,實現循環利用。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