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科技 > 正文

火星曾兩度存在海洋 時間不足夠形成生命(圖)

2012-02-09  來源: 廣州日報
[字體: ]

 

“火星快車”探測器發回的火星表面的圖片。

歐洲航天局探測器發回的證據顯示火星上曾有大海

  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7日報道,眾所周知,火星的表面如今是片不毛之地,但歐洲航天局的“火星快車”探測器日前卻發回強有力的證據,再次顯示這顆火紅的星球上曾有一片汪洋。

  “火星快車”發回證據

  科學家之前曾在火星上發現“海岸線”,“火星快車”借助最新雷達發現了一些能讓人聯想到“海床”的沉積物,這些沉積物所處位置恰在海岸線以內。

  雷達系統的負責人科夫曼透露稱:“我們的雷達可以觀測到火星深處,能向我們展示火星地表以下60至80米的情況?v觀火星地下,我們找到了存在沉積物和冰的證據。”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學家熱雷米和他的同事們研究火星兩年有余,這次他們發現:在火星的北部平原上存在低密度物質。“我們認為這些低密度物質是某種沉積物,可能富含冰。這是說明火星上曾有大洋的最新有力證據。”

  古老的火星上曾有海洋的說法一度遭到質疑,沉積物的發現進一步提升了火星曾是個“藍色星球”的可能。

  研究人員表示,火星上曾兩度存在海洋。其中一次存在于40億年前,當時的火星氣候逐漸變暖,有大量的地下冰融化。另一次則是在30億年前。

  時間不足夠形成生命

  據分析,在最近的100萬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內,火星上的液態水要么是再一次退回并凍結于地下,要么是被蒸發并逐步混入大氣。“我不認為(火星上)海洋的存在時間足夠生命的形成。”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