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凡·凱勒博士和“星圖家”望遠鏡。
據《國際商業時報》2月9日報道,天文學家發現了137億多歲、已知最古老的恒星。這顆恒星在大爆炸之后不久就已形成,幾乎和約138億歲的宇宙同齡。
這顆恒星距離地球大約6000光年,編號為SMSSJ031300.36-670839.3。澳 大利亞國立大學的斯特凡 凱勒和戴維帕特森帶領研究團隊利用賽丁泉天文臺的“星圖家”(Skymapper)望遠鏡發現這顆恒星。這一發現有助于增強人們對大爆炸之后早期宇宙和遠 古恒星的了解,已經在學術雜志《自然》上發表。
本次研究的這顆恒星的鐵含量低得出人意料,也“暴露”了自己的年齡。大爆炸最初產生氫和氦,形成 不穩定的星球,發生超新星爆炸,隨即產生鐵、碳和氧等新的重元素。一般來說,超新星爆炸能夠產生巨大能量,生成大量鐵元素;星球中鐵元素含量也會隨爆炸逐 漸增加。也就是說,鐵元素含量越低就意味著星球越古老。
凱勒說:“這意味著這顆原始恒星在超新星爆炸中釋放的能量弱得驚人。雖然恒星被炸開,但爆炸中心 形成的黑洞幾乎吞噬了包括鐵在內的所有重元素。”麻省理工學院的安娜弗雷貝爾認為,虛弱的超新星爆炸的確讓人始料未及,但它在宇宙初期有利于星系形成;因 為整個星系可能會在劇烈爆炸中毀于一旦。
學者此前曾發現編號為HD140283的遠古恒星,但其年齡存在爭議。一說它有145億歲,誤差為8億;也有人說它是132億歲。要知道,宇宙本身也就138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