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解讀《2007中國環境狀況公報》

2008-06-16  來源:無錫日報
[字體: ]
  據新華社北京6月5日電 國家環境保護部在世界環境日前夕發布了《2007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一組數據引人注目:2007年全國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比2006年下降3.14%,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6年下降4.66%。

  看似微小的數據,卻有著重大的意義――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首次實現雙下降,這表明,我國環保的歷史性轉變正邁出堅實步伐。拐點的出現,讓人驚喜,因為與之相伴有更多的利好消息。

  《公報》顯示,2007年,我國城市空氣質量總體改善。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一級標準的占2.4%,劣于三級標準的占3.4%。與上年相比,劣于三級的城市比例降低6.2個百分點。

  2007年聲環境狀況總體較好。全國72%的城市區域聲環境質量處于好或較好水平,環保重點城市區域聲環境質量75.2%處于好或較好水平。

  另外,固體廢物排放量比上年略有減少;環境電磁輻射水平總體較好;自然保護區穩步發展,又新建了19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但“拐點”畢竟還只是拐點,從《公告》中,我們仍能看到許多問題。水污染形勢依然嚴峻。七大水系中,只有珠江、長江總體水質良好,松花江為輕度污染,黃河、淮河為中度污染,遼河、海河為重度污染。

  局部海域污染加劇。四大海區近岸海域中,渤海為輕度污染,東海為重度污染。廣大農村更面臨著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雙重威脅。

  ……

  中國環保仍任重而道遠。“拐點”是一段歷程的終結,又一段歷程的開始。“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已經走到盡頭,科學發展的觀念深入人心。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