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發改委:加強目標考核 防節能減排前松后緊

2011-09-16  來源: 中國環保網
[字體: ]

 發改委有關負責人昨日就國務院日前發布的《“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答記者問時表示,《方案》從三個方面提出了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責任的任務。其中,將加強目標責任評價考核,以解決節能減排工作前松后緊等問題。

  具體包括:一是合理分解節能減排指標。綜合考慮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節能潛力、環境容量及國家產業布局等因素,將全國節能減排目標合理分解到各地區。如節能目標分解: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廣東下降18%;北京、河北、遼寧、山東下降17%;山西、吉林、黑龍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重慶、四川、陜西下降16%;內蒙古、廣西、貴州、云南、甘肅、寧夏下降15%;海南、西藏、青海、新疆下降10%。

  二是健全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和考核體系。加強能源生產、流通、消費統計,建立和完善建筑、交通運輸、公共機構能耗統計制度,完善節能減排統計核算、監測方法及考核辦法,繼續做好全國和各地區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公報工作。

  三是加強目標責任評價考核。把地區目標考核與行業目標評價相結合,把落實五年目標與完成年度目標相結合,把年度目標考核與進度跟蹤相結合,以解決節能減排工作前松后緊等問題。

  據介紹,《方案》細化了“十二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節能減排目標。在節能方面,提出到2015年,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到0.869噸標準煤(按2005年價格計算),比2010年的1.034噸標準煤下降16%;“十二五”期間,實現節約能源6.7億噸標準煤。

  此外,《方案》還以附件形式,明確了“十二五”各地區節能目標、各地區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控制計劃、各地區氨氮排放總量控制計劃、各地區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控制計劃、各地區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

  發改委負責人還詳細介紹了促進節能減排的經濟政策,主要是從價格、財政、稅收、金融四個方面提出了有利于節能減排的經濟政策。其中主要包括: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理順煤、電、油、氣、水、礦產等資源產品價格關系。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和中央財政節能減排專項資金的投入力度,加快重點工程實施和能力建設。推行政府綠色采購,完善強制采購和優先采購制度,逐步提高節能環保產品比重,研究實行節能環保服務政府采購。積極推進資源稅費改革,將原油、天然氣和煤炭資源稅計征辦法由從量征收改為從價征收并適當提高稅負水平。提高高耗能高排放行業貸款門檻,將企業環境違法信息納入人民銀行企業征信系統和銀監會信息披露系統,與企業信用等級評定、貸款及證券融資聯動。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