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杜少中:國家政策不鼓勵集中收集廢電池

2012-02-03  來源:中國環保網
[字體: ]

“現行條件不鼓勵廢舊電池集中收集處理。”昨天,“巴松狼王”的微博中關于廢舊電池的處理問題引起了眾多博友熱議——“巴松狼王”正是北京市環保局

綠色北京聽眾:76172

+收聽已收聽最新消息201112417:37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最新預報:昨天中午到今天中午,空氣污染指數為80。今天午后華北地區大霧天氣開始影響我市,污染物濃度上升較快,今天夜間到明天白天,我市靜風、逆溫的不利污染物擴散條件還將持續,污染物容易出現持續積累,預計明日空氣質量為中度污染(API指數范圍260-280)。更多副局長杜少中。廢舊電池一直都在實行集中收集,許多單位、小區都設有廢舊電池收集箱,市民也逐漸在養成將廢舊電池集中處理的習慣,為何“巴松狼王”卻與之“唱反調”?

廢舊電池不集中收集引熱議

昨天,記者在“巴松狼王”的微博中看到,他就廢舊電池收集發表的第一篇微博是:一、按國家要求2006年起禁止生產汞含量大于電池重量0.0001%的堿性鋅錳電池,基本實現無汞。二、日常生活產生的廢鎳鎘、氧化汞電池不按危險廢物管理,可與生活垃圾一并處理,不會造成環境污染。三、現行條件不鼓勵集中收集處理。

隨后,在第二篇微博中他提出:一、不需集中收集處理的主要是家庭日常生活產生的廢舊一次性電池。二、可與生活垃圾一起處理的廢舊電池也不能隨意丟棄。三、2006年前和現在的廢舊電池對環境影響是不一樣的,所以處理方法也不同。相關規定可上網查找。

廢舊電池一直都在集中收集,為何“巴松狼王”提出了這樣的說法?昨天的采訪中,“巴松狼王”博主杜少中副局長介紹,在電池收集方面,公眾有些誤區,他所說的廢舊電池是指市民生活中常用的普通干電池,而非汽車用電池和手機電池,除普通干電池外,其他電池都需要按照國家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有些說法缺乏科學根據

杜少中副局長介紹,電池主要含鐵、鋅、錳等,此外還含有微量的汞,汞是有毒的。有報道籠統地說,電池含有汞、鎘、鉛、砷等物質。這是不準確的。事實上,市民們日常使用的普通干電池生產過程中不需添加鎘、鉛、砷等物質。國內電池制造業基本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在逐步削減電池汞含量。據中國電池工業協會提供的數據,我國電池年產量為180億只,出口約100億只,國內年消費量約80億只,基本已達到低汞標準(汞含量小于電池重量的0.025)。其中約有20億只達到無汞標準(汞含量低于電池重量的0.0001)。截至目前國內外均無廢電池造成嚴重污染的報道或科研資料,有關廢電池污染環境的說法的確缺乏科學根據,對群眾造成了誤導。

廢舊電池可填埋不會造成污染

廢舊電池在集中回收后,在進行處理中遭遇巨大麻煩。昨天的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建設一個廢電池回收處理廠,需要投資1000多萬元人民幣,而且還要每年至少回收4000多噸廢舊電池,工廠才能正常運轉起來。而實際上要回收這樣大數量的廢電池十分困難。雖然大部分市民都自覺地集中回收廢舊電池,但北京3年才回收了200多噸,這與處理廠的需求相差巨大,而目前瑞士和日本已建好的兩家可加工利用廢舊電池的工廠,現在也因吃不飽經常處于停產狀態。這不得不讓我們慎重考慮投資建回收廠的問題。

杜少中副局長介紹,國家政策不鼓勵集中收集廢舊電池,《2003年廢舊電池防治技術政策》規定,在目前缺乏有效技術經濟回收條件下,不鼓勵集中回收已經達到低汞和無汞要求的一次性電池。環保部、國家發改委于20086月聯合下發的《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規定:家庭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廢舊鎳鎘電池、氧化汞電池可以不按危險廢棄物進行管理。以上規定是經過了國家有關部門科學論證的,廢舊電池可以不進行統一收集,可以將廢舊電池分散投入正式的生活垃圾收集箱,與生活垃圾一起進入本市正式的生活垃圾填埋場,不會造成環境污染。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