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北京南鑼鼓巷綺園被拆? 文物密集區如何拆遷(圖)

2012-02-27  來源: 新京報
[字體: ]

  南鑼鼓巷秦老胡同37號院,北屋5間房子已被拆除3間。文保人士調查稱,37號院才是市級文保單位“綺園花園”的主體。

  ■ 建議

  文物密集區 拆前應排查

  看著掛在秦老胡同35號院門上的“綺園花園”的牌子,索家后人察先生心里不是滋味。

  他說,旅游的人走到這,導游介紹“這是索額圖的宅子”,還有人說是晚清皇后婉容的姥姥家,“這都是哪跟哪啊,以訛傳訛,都不是一碼事。”

  從35號院的掛牌,到37號院的拆除,“從來沒人問過我呀?”察先生說。

  多名在秦老胡同住了幾十年的老居民說,按照35號門上掛著的文物命名說明,他們都知道從一開始就弄錯了,“沒人問我們,也不知道跟誰說。”

  民間古城保護人士華新民也與記者一起參與秦老胡同37號院的調查,她仔細比對文字史料、測繪圖和現場后認為,索家宅子本身就是一個整體,“要保護的應該是35號東側建筑、35號和37號整體,包括花園部分,但現在還把花園的位置弄錯了,造成嚴重的后果。”

  華新民稱,文物保護工作不應過分注重或糾結于一個古建已經是哪個級別的,“我們的文物保護法不是只保護文物保護單位的法。如果是這樣的話,隨時發現的文物,就都不能保護了。” 崔金澤也認為,沒有文物身份,就得不到法律的保護,這是完全錯誤的概念。法律并未規定,只有認定為文保單位的文物才受保護。核定文物單位只是文物部門依法行政的手段,是法律對文物部門的要求,而不是判斷保護對象的依據,文物在被核定為文保單位前就被拆除,這本身就是文物部門的失職。

  文保人士建議,像南鑼鼓巷這樣文物密集區的地方,拆遷建設更應嚴謹慎重。在做工程拆建前,文保部門能否做最后的排查,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崔金澤稱,南鑼鼓巷自元朝便有,迄今已700余年,街區下很可能存在其他文物,“這樣的歷史文化街區,開挖停車場實需審慎。”

  

索家后人手繪當年37號院布局圖,明確標有假山、池子、亭子等。

37號院老居民連永利摸著廢墟里木柱講述自己的記憶。

  南鑼鼓巷內,秦老胡同35號院、37號院一墻之隔。

  35號院被定為市級文保單位(綺園花園),37號院因修停車場遭部分拆除。

  記者和多名文保人士現場調查、查閱史料、尋訪后人,多重證據指向“綺園花園”當初可能存在認定錯誤,37號院更應是“綺園花園”的主體。目前,文保人士已就37號院提起“不可移動文物認定”申請,相關部門表示將查證。

  2月19日下午,南鑼鼓巷秦老胡同37號院。

  一片殘垣斷壁中,挎著相機的崔金澤被居民一把拉住。

  崔金澤是北京市文物保護協會會員,游走南鑼鼓巷這樣的舊城保護區,幾乎是每天的工作。

  當天,他發現秦老胡同37號院部分被拆除,北屋5間大房子,被拆得只剩下最西側兩間。讓崔金澤擔心的是,37號院北屋與市級文保單位秦老胡同35號院“綺園花園”一墻之隔,“屬于文保單位的二類建控地帶,是不能隨便拆除的。”

  被拆民房現稀有彩繪

  看見帶相機的人進來,在秦老胡同37號院住了54年的連永利拉住崔金澤,“這房子能保護起來不?有年頭了。”

  連永利帶著崔金澤爬上被拆的北屋瓦礫堆,查看最西側保存完整的一間和一間尚未完全拆除的房子,夾在磚灰結構中碩大承重柱體顯示,這是一處木結構房屋。

  “五開間小式硬山頂前后出平頂拍子房,前廊后廈。進深三間九檁。正中三間相通為廳,東西兩間隔開為暖閣。”崔金澤判斷北屋為花園內房屋形制,不是普通的民房。

  疑惑間,崔金澤看到,尚未完全拆除的西側房屋柱體上,有清晰的紋路,“像是竹節,明顯是畫上去的。”很多拆下來的廊柱也有相同的竹節式紋路。

  當晚,崔金澤向故宮古建彩繪研究人員請教。次日,崔金澤帶著彩繪研究人員和記者來到秦老胡同37號院。仔細查看柱體上的紋路后,專家稱,此類彩繪目前除故宮內的幾處小體量建筑上可見原始類似實例外,“幾無他例,極為珍貴”。

  35號37號兩院身世之謎

  為何普通民宅會有稀有彩繪?

  連永利的一句話引起崔金澤的注意,“剛搬家過來時,北屋五間最東側的圍墻上有道門。”

  這面圍墻正是如今的市級文保單位“綺園花園”院墻,“難道37號院跟綺園花園有關?”

  “綺園花園”的牌匾掛在秦老胡同35號院的大門上,中英文對照的說明顯示:原為晚清內務府大臣的宅院花園部分,名為“綺園”,該宅坐北朝南,三進院落,園內除假山、水池、橋、亭等建筑外,還有一幢仿江南園林建筑——舫形敞軒,造型獨特,2003年公布為北京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如今的“綺園花園”大門緊閉,門口掛著“非開放單位謝絕參觀”木牌。

  事實上,“綺園花園”1986年即被劃定為東城區文物保護單位。

  東城區文化委員會文物管理所出具的有關“綺園花園”的資料顯示,秦老胡同35號院為晚清內務府總管索家宅院的花園部分。索家即康雍乾年間索柱家,索柱后人中三人曾擔任總管內務府大臣。辛亥革命后,索家敗落,房產分割出賣。

  對于37號院與35號院的關系,東城區文委文物管理所表示也不清楚,可去東城區志辦公室查找最早的史料。

  東城區志辦公室保存的《北京文物勝跡大全》東城卷稱,如今文保單位“綺園花園”內存在假山、水池、橋、亭、舫形敞軒等。

  “但假山、水池、橋、亭、舫形敞軒都不在35號院。”連永利的父親回憶,1958年搬來時,這些建筑都完整保存于37號院。連家父子和37號院多名居民證實,1976年地震,院內的假山被移走,一座移到東單公園,一座移到景山。

  記者從北京市測繪院“1953年秦老胡同測繪圖”查到,37號院中的測繪圖上明確標明有亭子所在位置,而35號院則無此建筑。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