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和媒體質疑《泰坦尼克號》中Rose裸身讓Jack作畫的情節(jié),1998年在大陸上映時沒有被刪除,2012年上映時卻被刪除。近日廣電總局終于對此給出了解釋:‘考慮到3D電影的特殊性,我們擔心播放此片段時觀眾會伸手去摸,打到前排觀眾的頭,造成糾紛。出于建設精神文明社會的考慮,我們決定刪除此片段。’”#假新聞#
就在3D《泰坦尼克號》在京城各大影院熱映,網友“豆瓣逗你妹”的這條“新聞”在網上被瘋狂轉發(fā),讓1998版“一刀未剪”與3D版刪除了露點鏡頭的爭議成為街頭巷尾、網絡、微博上熱議的話題。4月8日,“豆瓣逗你妹”在發(fā)布“假新聞”的當晚通過微博,強調了這條信息是假的。
他在微博中說:這是我今天下午編的段子,在人人上火起來,晚上上微博看,發(fā)現很多人直接拷貝粘貼發(fā)布了。我倒不在意版權什么的,畢竟只是一個段子,但是大家發(fā)布的時候還是不要故意拿掉#假新聞#的標簽,讓這個笑話始于娛樂終于娛樂。
發(fā)酵 “假新聞”勢不可擋
但這條曾被貼了“假新聞”標簽的段子,并沒有終于娛樂,卻在網絡上被當成“正聞”一再被傳,以致連作者自己也難以澄清。他不得不再4月14日,發(fā)表了一則2000余字的長篇博文加以說明。但沒想到,這個段子越傳越火,在不斷轉發(fā)中,“假新聞”的標簽也沒有了,甚至不少媒體把它當做廣電總局的回應來報道。以至于最后,連《泰坦尼克號》的導演卡梅隆都相信了這件事,在接受采訪時還對此事作出了回應。
對此,大洋彼岸的卡梅隆說,他很用心地做了這一段的拍攝,但后來發(fā)現引進中國后卻被剪了。但是卡梅隆也說自己并不表示反對,“因為電影在中國開播兩天就有了2000萬美金的票房,我要的就是這個,其他的就懶得管了。”
反思 “娛樂人”被人娛樂
“豆瓣逗你妹”坦言,起初試圖一個個聯(lián)系那些憑借這個段子而擁有高轉發(fā)量的博主,希望他們能夠對真實性作澄清。但發(fā)現這個消息傳播得太廣了,憑借一己之力根本無法澄清此事。
“豆瓣逗你妹”也在這則“假新聞”的演變過程中看到了弄假成真的過程和危害。他在14日的博文中寫到:身為始作俑者,我甚至可以通過一直以來的觀察理出這樣一條發(fā)展脈絡:我——段子——假新聞——網絡——國內媒體——國外媒體——卡梅隆導演。我發(fā)現當假新聞(或稱謠言)突破“網絡到國內媒體”這條障礙之后,由于媒體之間的相互引證,證明他的真?zhèn)伪愀永щy了。這就是信息高速傳播的一個缺點……
從假到真,從信到傳如此之快,是讓“豆瓣逗你妹”沒想到的。真不知道制作和傳播“伸手摸”,是調戲了Rose,還是調戲了自己?
求證 “伸手摸”影院未見
那么,3D版《泰坦尼克號》放映時,觀眾真的會伸手去摸嗎?真的會摸到前排觀眾的頭嗎?
昨天晚上,記者來到東方廣場影院,觀看了3D《泰坦尼克號》,在影片播放的全過程,記者沒有發(fā)現一名觀眾伸過手,大家沉浸在影片的感人情節(jié)中。影片播放后,觀眾李艷女士對記者說:我們是來看電影的,看3D,是為了更好地還原現場感,我們并不是來摸電影的,網上傳的“消息”我看了,一看就是假的,真無聊。真不明白,為什么那么多人轉發(fā)這條“假新聞”?
釋疑 “走私版”確實未剪
此次刪節(jié)露點鏡頭的話題之所以引發(fā)了大規(guī)模討論,觀眾們質疑的焦點并非為何刪節(jié),而是“14年前沒刪,為什么現在反而要刪”?有觀眾認為這是“歷史在倒車”,甚至于鬧出了“假新聞”這樣的惡搞段子。
那么,1998年《泰坦尼克號》引進國內時真的“一刀未剪”么?太合影業(yè)總經理、時任中影公司華東區(qū)負責人的韓小凌對此事作出了澄清:“1998年的上映版本是剪了的。我專門去跟當年引進部的經理求證了,審查意見很明確,要求把露點的鏡頭刪掉。”她認為,“全世界都有自己的審查制度,當年的觀眾也不是因為露點才去看這部電影的,糾結這事沒意義。”出品方20世紀福斯公司工作人員也回應說,“14年前和現在是一樣的,都有刪節(jié)。”
既然14年前就有刪節(jié),為何很多觀眾還清晰地記得當年在影院看過完整版呢?原來,當時中影只引進了一套原版素材,理論上只能復制300個拷貝,這遠遠不能滿足全國影院的需求,于是市場上便出現了未經海關審批的走私拷貝。走私拷貝是真正“一刀未剪”的完整版,所以才讓很多觀眾留下了“當年就看過”的印象。此外,首都影院副總于超認為,當年還有很多觀眾看的是盜版影碟,也是完整版,這些非正規(guī)放映渠道的觀影記憶混雜在一起,誤導了觀眾,造成了如今的誤會。
警示 傳謠言后果嚴重
在虛擬世界傳播的網絡謠言,究竟會有多大害處?《人民日報》公布的案例表明:后果很嚴重!
謠言一:“廣元蛆橘”。“告訴家人、同學、朋友暫時別吃橘子!今年廣元的橘子在剝了皮后的白須上發(fā)現小蛆狀的病蟲。四川埋了一大批,還撒了石灰……”2008年的一條短信這樣說。這條短信不知道被轉發(fā)了多少遍,讓全國柑橘嚴重滯銷。
謠言二:“山西地震”。2010年2月20日至21日,關于山西一些地區(qū)要發(fā)生地震的消息通過短信、網絡等渠道瘋狂傳播,由于聽信傳言,山西幾十個縣市數百萬群眾2月20日凌晨開始走上街頭“躲避地震”。
謠言三:“食鹽短缺”。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發(fā)生核泄漏事故。從3月16日開始,中國部分地區(qū)開始瘋狂搶購食鹽。引起搶購的是兩條消息:食鹽中的碘可以防核輻射;受日本核輻射影響,國內鹽產量將出現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