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看待青年人才要“站高望遠”

2012-04-25  來源:新華網
[字體: ]

   最近,社會輿論對青年人才的培養、選拔、任用高度關注,幾乎每一個出現在顯要位置、又似乎是“一夜之間冒出來”的青年人都被媒體和公眾拿到“放大鏡”下細細品評。這種做法當然無可厚非,因為社會公平的存在有賴于這種無所不在的監督,而每一個公眾人物也都有承受社會監督的義務。但這種做法客觀上也讓一些有希望冒尖的青年人才承受了過大的壓力。人們在“追逐”每一個“冒出來”的青年人的同時不應該忘記,我國的青年人才不是過多而是過少,讓更多的青年人才脫穎而出直到成為一種司空見慣的常態,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目標。我們在俯下身子用放大鏡觀察那些春天冒出來的小草的同時,也應該站高望遠,用更寬廣的視角看待青年人才,這樣才能發現更為蓬勃壯觀的森林。

    看待青年人才要站高望遠,著眼于國家的發展全局。當前,我國正處于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的轉換階段,青年人才儲備上數量大于質量,高端人才缺乏的狀況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善,“中國老是冒不出一流人才”的“錢學森之問”言猶在耳,不能不令人警醒。在經濟發展的許多核心技術領域,領跑者仍然是國外企業和機構,就是一個證明。中國的發展正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對青年人才可謂求賢若渴,但在青年人才的產生機制、尤其是高端人才的培養機制上,我們仍然存在許多亟待克服的體制機制性問題。當前,我們面臨的首要問題是破除阻礙青年人才成長的諸多門檻和藩籬,為青年人才成長創造寬松的社會環境,其中也包括寬松的輿論環境,用更寬容的姿態看待青年人才,這不僅是政府的責任,也是全社會的應盡之責。

    看待青年人才要站高望遠,著眼于未來的發展大局。青年是未來的主人,他們的發展潛力決定了我們未來的發展高度。當前世界各國正在進行新一輪的發展布局,新興產業培育、制造業回流此起彼伏,未來撲朔迷離,競爭必將更加激烈。我國也處于經濟發展轉型的關鍵階段,能否取得未來的發展制高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否建立一支潛力巨大、厚積薄發的青年人才大軍。這就要求我們用更長遠的目光看待青年人才,不僅要看到他們已有的成就,更要看到其未來的發展潛力,后者應該是最重要的指標。最近,中組部牽頭實施的“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就明確提出,遵循科學人才觀,不簡單以論文、職稱等外在條件論英雄,而是強調發展潛力。這無疑是一種面向未來、迫切需要推廣的先進人才觀念。

    看待青年人才要站高望遠,實際上對我們的青年人才培養、選拔、任用機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體現社會公平,還要體現發展效率。這同樣是深層次的發展命題。破解這樣的命題,正需要我們一起努力。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