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對于新能源產業來說,因為投資數額較大,回報周期較長,金融機構為了降低自身的風險,往往不愿意與新能源企業合作。但隨著新能源市場的爆發,這種局面已經發生了改變。
對金融租賃而言,方興未艾的光伏市場和穩步增長的風電市場所帶動下的新能源產業,無疑將是下一個藍海。
根據此前工信部發布的光伏行業“十二五”規劃,要求中國的領先多晶硅生產商到2015年能達到年產量50,000噸,太陽能光伏組件制造商達到5吉瓦的年產能。而另一方面,國內光伏應用市場也已拉開大規模啟動的序幕。
對光伏行業而言,無論是多晶硅供應商、光伏電池組件廠商、還是電站開發運行企業,其設備投入要求大規模資金支撐,而這對金融租賃而言無疑是巨大的市場機會。
據了解,國內光伏產品生產企業英利集團于2011年底投資1000萬美元在天津成立鑫海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從事光伏產品、光伏電站設備等融資租賃業務,并與一家擁有340億美元融資租賃資產的美國銀行控股公司CIT成為戰略融資伙伴,為英利美國公司的商業客戶在美國的光伏項目提供融資。
在光伏業內人士看來,融資租賃將為光伏產品提供更具選擇性的業務擴展模式,并充分發揮融資租賃公司特有的杠桿作用,為光伏企業提供全方位、專業化、多元化的金融服務。
而金融租賃公司全新的資本運作和融資模式,或將為光伏企業產業鏈更好的向上下游產業延伸發揮重要作用。
降低融資成本和門檻,比如風電、太陽能受市場影響相對較小,在保證基本收益之后不應有太高的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