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德國:環保行動起步較早問題猶存

2012-06-06  來源: 中國環保網
[字體: ]

 作為工業最為發達的國家之一,德國的環境保護也是起步較早的。數十年來,德國的環境政策由政治邊緣話題移至中心位置,民眾的環保意識也逐漸增強。雖然成績不少,但德國環保領域的一些問題依然存在。

  德國自上世紀70年代初就陸續出臺《聯邦干擾侵害防護法》《垃圾法》等相關法律,以減少環境污染。此后,有關環保的法律日益健全。2000年生效的《可再生能源法》大大促進了可再生能源的發展。2009年,《可再生能源取暖法》生效,政府通過補貼鼓勵利用可再生能源供暖。在利潤的驅動下,越來越多的人將精力投在可再生能源領域。

  2011年,德國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已經占到發電總量的20%,這一比例是10年前的3倍,按照計劃,到2022年這一比例將達到35%,2050年增至80%。

  可再生能源領域迅速發展,不僅為將來可能出現的能源危機提供解決方案,同時也給德國帶來巨大經濟效益和眾多就業崗位。德國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從業者人數已達38萬人,整個環境技術領域工作者更是達到200萬人,與之相比,德國汽車制造業從業人員約為80萬人,機械制造業約有100萬人。

  除了日益健全的法律法規,先進的技術也是德國推動環保的重要保障。多年來,德國使用無鉛汽油減少空氣污染,發電站能效全球領先,對建筑的節能改造也推動了絕緣材料的高效發展。

  按照德國環境部前部長諾貝特·勒特根的說法,在政治、經濟、科技等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德國的環境政策取得巨大成就。如今的空氣和水源比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時更加潔凈,幾十年前已瀕臨滅絕的魚鷹已脫離滅絕危險,山貓和狼群也回歸德國土地。自上世紀70年代至今,德國在垃圾回收處理方面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隨著環保運動的發展,德國還出現了環境與自然保護聯盟等環保組織及以環保為主要訴求的政黨——綠黨。而環保如今已不僅是政客們的關注重點,民眾的環保意識也不斷增強。在德國,垃圾分類等環保的生活方式已經成為習慣。在嚴謹的德國人看來,環保要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馬虎不得。有些人甚至會將喝過的牛奶盒用清水洗干凈后才放入專門用于收集包裝的垃圾箱……

  然而,德國在環保領域的問題依然不少。德國政府環境問題智庫、環境問題專家委員會發言人克里斯蒂安·海伊向記者坦言,德國人的環保意識40年來雖有所增強,但在環保方面的一些做法卻有些自相矛盾。例如,德國人在垃圾分類上十分用心,但與北歐一些國家相比,在減少汽車使用上卻做得不太盡如人意,選擇乘坐飛機等不利環境的消費方式的人不減反增。

  按照海伊的說法,德國環境雖然較數十年前得到改善,但從德國政府新建火電站等做法和一些交通、農業政策上看,德國的環保工作做得還不夠。另外,在生態保護越來越受到關注的同時,德國近十年來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卻并不積極。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