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環護部副部長吳曉青介紹環境質量狀況等方面情況,吳曉青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2012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率先實行質量新標準,目前第一階段實施的74個城市中,北京、上海、廣州、南京等33個城市已經開展了PM2.5新增指標研究性監測,并發布了監測信息。其他城市也正在積極做好準備。
吳曉青表示,新空氣質量標準頒布之后,環保部積極做了五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科學設置國家環境空氣監測網。從2011年開始,我們本著科學客觀的原則,調整和優化了城市環境空氣監測點位,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共設置國控空氣監測點1436個,比“十一五”期間增加775個。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還設置了省控、市控監測點位大約4000余個。
第二,結合PM2.5試點監測經驗,我們開展了PM2.5監測設備比對實驗和相關技術標準規范的制定,指導地方環保部門做好PM2.5監測設備安裝、驗收、運行和質量控制等工作,這是最最關鍵的一項步驟,也是吸取其他國家,包括發達國家在這方面的經驗和教訓,今年我們集中做了這方面的工作。
第三,協調財政部門積極籌措資金,加快形成與新標準相適應的監測能力,近期國家將下達中央支持的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建設資金。
第四,加大培訓力度,提高人員素質,滿足工作需要。
第五,建立健全空氣質量評價發布體系,為公眾提供準確的空氣質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