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平均住房面積116.4平”為何遭吐槽

2012-08-08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

  日前,北大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發布《中國民生發展報告2012》。報告稱,去年全國家庭現住房完全自有率為84.7%。住房類型上,42.2%的家庭現住房為平房,比2010年調查結果下降了8.5個百分點。全國家庭的平均住房面積為116.4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積為36.0平方米。(8月6日《北京日報》)

    新華網友“鄧子慶”: 筆者并不懷疑《中國民生發展報告2012》中數據的準確性,倒是懷疑這些數據的真實價值有幾何。換而言之,即便這些數據都是通過科學客觀的調查統計而來,但其最終所能體現出來的實際意義恐怕相當有限。

    新華網友“葉祝頤”:居民住房面積的增長不取決于數字多好看,而取決于大多數人是否真正受益。如果普通民眾特別是進城者居住條件改善不明顯,即使住房面積數據撐破了天,對無房戶、蝸居族來說也沒有任何意義。

    新華網友“于文軍”:政策決策需要統計學的平均數,但“被平均”的數據往往掩蓋了真實差異,與百姓的切身感覺、幸福指數差別太大。濫用“被平均”,對政策決策將會起到誤導作用。

    新華網友“張正英”:在許多實際問題中,研究隨機變量和均值之間的偏離程度更有價值。若硬要統計,也應按不同的收入人群或以不同的社會階層分別統計人均住房面積,這才有意義。

    新華網友“許曉明”:一份試圖反映住房情況的調查報告,無法體現老百姓住房剛性需求的滿足狀況,無法體現購房投資或者投機的構成狀況,在社會學和經濟學最核心的參考數據上都付諸闕如,又能為政策決策提供什么有價值的依據?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