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長沙市衛生局抽檢了8月29日批次長沙肯德基有限公司阿波羅店的香辣雞腿堡,發現大腸菌群含量為230MPN/100g,按照面包糕點30MPN/100g的標準超標近7倍,吃后可能引發腸胃不適、腹瀉,嚴重的甚至會引起腸道傳染病或食物中毒。而肯德基方面表示,漢堡不是面包,不能以面包糕點的標準來衡量,要求重新考量,當地衛生局不得不臨時撤銷了其不合格名單。(10月26日 《新快報》)
對此次“細菌超標門”,肯德基的解釋是漢堡不是面包,不能以面包糕點的標準來衡量。從我國食品分類來看,漢堡的確不屬面包范疇,但不管是不是面包,細菌含量擺在那里,這么多的細菌放在面包里不合格,放在漢堡里就合格了?放在面包里吃了會生病,放在漢堡里吃了就不生病了?
作為知名度高的國際性連鎖企業,肯德基面對有可能損害消費者身體健康的細菌超標漢堡不僅毫無悔意,反而百般推脫。但是公道自在人心,即使肯德基這次可以從官方的不合格名單上僥幸逃脫,其不負責任的態度也會對其造成負面影響。
臨時撤銷肯德基不合格名單讓長沙市衛生局也很冤,原因是國家對漢堡尚無相關質量標準,給了洋品牌以可乘之機。這種執法尷尬凸顯了我國食品安全標準亟需完善的現狀,否則就會給無良企業以漏洞可鉆。
近年來,肯德基“老油門”、“豆漿門”等食品安全問題頻頻被曝光,但多數回應總是理直氣壯地說沒有問題,最后不了了之,且依然門庭若市。對 “牛氣”的洋品牌,我們似乎無可奈何。
其實,要打掉洋品牌的這種“牛氣”,真正讓他們視我國消費者為“上帝”,除了要完善質量標準體系,加大監管處罰力度,還要“打鐵尚需自身硬”——徹底改善我國的食品安全情況。這需要完善的頂層設計、科學的監管機制和獎懲分明的誠信環境。如果消費者能在大多數餐館酒店吃到放心健康的食品,擁有了更多的選擇權,洋品牌置于本土企業良性有序的激烈競爭之下,他們的“牛氣”自然就會蕩然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