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口碑不壞、獲譽頗多的“老牌子”國產乳企,近日卻因所產嬰幼兒奶粉“涉毒”備受關注。22日,廣州市工商局抽查流通環節乳制品過程中發現,湖南長沙亞華乳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南山奶粉系列中5個批次的嬰幼兒配方奶粉黃曲霉素M1含量超標。
南山嬰幼兒配方奶粉所涉何“毒”,原因何在,層層檢測監管之下的問題奶粉何以能夠流入市場?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展開了調查。
南山5批次黃曲霉素M1超標
7月22日,廣州市工商局披露2012年第二季度第二次流通環節乳制品及含乳食品抽樣檢驗情況,湖南長沙亞華乳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南山奶粉”系列5個批次嬰幼兒配方奶粉被檢出黃曲霉素M1含量不達標。據悉,廣州工商此次檢查了數百個國產和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樣本,合格率為99.02%。其中發現僅有6個批次嬰幼兒配方奶粉抽檢不合格,其中5個批次來自南山。
消息一經發布,迅速引發社會強烈關注。據廣州市工商局介紹,黃曲霉毒素M1屬于真菌毒素,是黃曲霉素B1在動物體內羥基化代謝產物,具有劇毒性和強致癌性。據了解,黃曲霉素M1可誘發肝癌,早在1993年就被世界衛生組織癌癥研究機構列為一類致癌物。
據長沙市食安辦介紹,湖南長沙亞華乳業有限公司涉事的5批次問題奶粉共計生產31.4778噸,主要銷往湖南省和廣東省。
從23日開始,長沙很多超市的奶粉柜臺已經撤掉了南山系列奶粉。在長沙岳麓區的一家“家潤多”超市,售貨員坦言:“南山奶粉嬰幼兒系列屬于國產奶粉中的中高檔奶粉,平時銷量不錯,但從被曝光后,已經沒有人來買了。”
問題奶粉已被清查
目前,受“黃曲霉素超標”事件影響,“南山奶粉”位于長沙市望城區的生產基地嬰幼兒配方奶粉車間冷冷清清,生產線處于停產狀態。
針對“南山奶粉事件”,有業界人士指出,南方地區雨水多飼料易霉變,牛吃了霉變飼料后產出的奶容易出現黃曲霉毒素M1超標的現象,但黃曲霉毒素屬于乳企必檢項目,檢測難度并不大,企業自身、監管機構應該不難發現。“為何多個批次黃梅毒素M1超標的奶粉依然能夠‘穿越’多個關口,堂而皇之地出場、擺上貨架、賣到消費者手中?”
23日晚,記者在“亞華乳業”在其官網刊登的致歉聲明中看到,針對此次事件,湖南長沙亞華乳業有限公司將采取以下措施:1、公司從即日起召回全部問題產品,全面接受消費者對及銷售商對問題批次產品的退貨;2、暫停生產;3、對現有庫存產品封存,并送樣到第三方權威部門進行檢測,確保出廠產品合格;4、從原料、檢測手段、生產工藝為重點,針對公司所有產品流程開展全面自查,并全面整改;5、積極配合相關職能機構開展調查。有任何情況將盡快向社會如實通報。
而據長沙市食安辦介紹,長沙食安委已經于22日啟動了食品安全應急響應機制,除對湖南長沙亞華乳業有限公司責令立即停業整頓、啟動不合格產品召回工作、封存抽檢庫存原材料及近期生產的庫存產品55100袋(罐)外,長沙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還對市內在售的問題奶粉進行全面清查下架,長沙市公安局食品安全執法大隊也已介入。相關負責人表示,如調查發現企業或個人涉嫌犯罪,將堅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此外,長沙市食安辦正牽頭,會同公安、質監、工商等部門對全市乳制品行業開展全面檢查和整頓。
散養戶的“染毒牛”是事件源頭?
事實上,“黃曲霉素M1”近年來第一次進入公眾視野,源自2011年12月蒙牛乳業(眉山)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產品被檢出“黃曲霉素M1”超標140%。蒙牛當時給出的解釋是,當地個別牧場的一批飼料因天氣潮濕發生了霉變,使得奶牛在食用這些飼料后原奶中的黃曲霉素超標。
那么湖南長沙亞華乳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南山奶粉嬰幼兒配方系列黃曲霉素超標,又是何種原因呢?
23日,長沙市食安辦發布通報稱,目前調查顯示湖南長沙亞華乳業有限公司生產的5批次不合格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檢出黃曲霉毒素M1原因,初步認定是由于奶牛喂養過程中食用了被黃曲霉毒素B1污染的飼料,黃曲霉毒素B1在奶牛體內羥化而成黃曲霉毒素M1,其主要存在于乳汁和尿液中,具體原料來源正在全面追查中。
對于這一解釋,不少購買過南山奶粉嬰幼兒系列產品的市民感到驚詫:南山奶粉不是宣稱有兩大優質奶源基地嗎?
面對質疑,湖南長沙亞華乳業有限公司總經辦主任方克表示,亞華乳業“確實擁有兩個優質奶源基地,按道理說這兩個牧場的草是四季常青的,應該不存在奶牛喂養飼料的事情,也就不存在奶牛喂養飼料被黃曲霉毒素B1污染的情況。”對于黃曲霉素超標的奶粉原料,方克表示,自己也并不知情,“可能是散戶喂養的奶牛,但一切以官方調查為準。”
記者致電長沙市食安辦,相關負責人則表示,自己正在就“南山奶粉”事件趕赴廣東和當地監管部門會商,進一步的情況需調查后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