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據媒體報道,中央一再強調房地產調控不放松,然而,總有一些人不甘心,例如有些開發商乃至一些學者,整天“唱高”房價,誤導消費預期。
可以說,從去年后半年開始的少數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與一些開發商、個別學者以及少數媒體的“組團忽悠”不無關系。特別是少數開發商和在地產界較為活躍的個別學者,利用其影響力不斷放出“房價要漲十年”、“那些期待降價而不肯買房的人都是傻瓜”、“房地產行業應該取消限購”等言論,嚴重干擾了市場預期。
一些開發商“組團忽悠”的背后,維系的是其在房地產開發上的巨大利益。一項調控措施好不好、對不對路,并不能看開發商叫得兇,而要看實際效果。從限購政策出臺以來的情況看,中央樓市調控的效果還是明顯的。如果開發商竭力反對,甚至呼吁決策層取消,那么,這項調控政策肯定“對路”,就需要堅定不移地執行下去。比如,被開發商批得體無完膚的限購政策,就恰恰證明這項政策是最直接、最管用的。
當前一些開發商“組團忽悠”樓市調控,意圖很明顯,應引起地方政府的警惕。此前,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呼吁百姓要防止開發商做局,將北京套進去、將政府套進去;近日,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陳剛表示:“不要被開發商‘忽悠’了,對于地產調控,政府還有手段”,體現的就是地方政府的清醒認識。
如何防止開發商“做局”,關鍵在于政府調控的決心。面對一些開發商屢屢“唱高”樓市,地方政府和相關管理部門應該思考的是,落實樓市調控政策的態度是否足夠堅決,執行限購政策是否認真到位,對房價上漲的苗頭是否采取了及時、有針對性的措施。只有讓百姓看到房價的實際調控效果,開發商們的“組團忽悠”,最終也就只能把自己忽悠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