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限購主食外,北大應有更好解決思路

2013-09-27  來源:新華網
[字體: ]

“主食每個品種限購3個,請自覺遵守”,這個限購規定張貼在北京大學多個食堂里。2毛錢一個的饅頭,是學生的低價權益,源自教育部、財政部2008年初出臺的《關于落實高校學生食堂補貼措施的通知》,旨在補貼學生,穩定學生食堂飯菜價格。(9月25日《新京報》)

    據核算,在北京一個饅頭的成本價約為4毛8分,食堂以每個2毛錢賣出,倒貼2毛8,這樣的實惠如不加以設防,當然會引來搶購,而參與搶購的,多是不應享受補貼的教職工及其家屬,導致給學生的補貼,一部分補錯了對象,國家補貼資金因此流失。

    北大學生食堂出現搶購主食現象,其實不能僅怪有人想占小便宜,管理上的問題也要考慮。學生和教職工食堂混在一起,低價食品又不分對象地供應,專項的補貼就變成了公共福利,學生補貼被揩油就沒法避免。單靠“主食限購令”是無法為這一好政策保駕護航的,就算教職工都能遵守“限購3個”的規定,但購得的3個饅頭,也同樣享受了不該享受的補貼。有沒有“限購令”,學生補貼資金的流失,只有量的區別,沒有質的改變。

    解決此事,就餐分卡制值得借鑒。針對不同的就餐者,分出學生、教職工等多種用餐卡,將專項福利補貼在學生卡上,這樣既保證了食堂共用,又執行了專項扶助。

    不止高校學生食堂補貼如此,其它一些針對學生的補貼,也同樣需要加強管理和執行力。近年來國家出臺了許多補貼學生的政策,都不能忽視執行這一關鍵環節,只有執行好,才能將優惠真正送達給學生。比如免費午餐計劃,讓許多貧困地區的學生受益,因此贏得了廣泛贊譽,但也不排除個別地方執行有漏洞,方法不科學,管理不到位,也同樣使效果打折扣,并助漲不良風氣。

    有好政策還得執行好。好政策當然要積極爭取,但管理和執行也決不能輕視,有了好政策,就要用執行力來體現對政策的珍惜,唯有如此,才能不折不扣地將其兌現成實惠。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