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還有多少喜隆多這樣的“消防盲區”?

2014-01-18  來源:新京報
[字體: ]

 三個月前北京喜隆多商場大火,造成2名消防員犧牲,讓人痛心。日前,幾段首次公開的監控視頻,揭開其中關鍵細節:火災因麥當勞的電動自行車充電時發生電器故障所致,發現火情后,值班店長和員工沒處置火情便自顧自逃離;幾分鐘后,商場中控值班室工作人員注意到警報,但他先后兩次摁掉報警器繼續玩游戲;最后,火情已蔓延到商場其他區域,工作人員才開始手忙腳亂地翻消防手冊……

  喜隆多商場大火,損失慘重:事發現場過火面積達1500平米,商場被燒得只剩框架,還有2人遭遇不幸。安全事故沒有“如果”,但我們還是忍不住設想:如果最先發現火情的涉事員工不是第一時間逃離現場,如果值班人員沒給報警器“消音”,如果商場自動噴淋設施沒被改成手動模式,如果值班人員能熟練啟動滅火裝置……只要有一個“如果”成真,喜隆多商場或許都不會被大火吞噬。

  說起來,都是“低級錯誤”:起火后店員沒及時采取撲火措施或報警;值班人員遇到警報不以為然、現場翻消防手冊……暴露的,不過是消防常識的匱乏,也是消防前端工作的紕漏重重。

  以往發生火災事故后,人們常常會追問消防設施是否完備、消防栓的供水是否正常、警報是否及時響起。但不止一起案例表明,人也是消防鏈條上的重要一環。如果安全防范工作混亂無序,即使消防設備再好也難以阻止小火釀成大患。此前,央視記者與消防部門暗訪某商場時,按下報警器3分鐘后,才跑來一位值班人員。

  “人防”失守,是最大的消防隱患。如今,該事件中的相關責任人已被刑拘。但反思不能止步:還有多少喜隆多這樣的“消防盲區”?還有多少人沒有“禍患積于忽微”的防患意識?在公共場所,消防鏈條上的每個人是否經過了常規的消防演練,熟練掌握消防常識?

  春節前后,消防事故多發,喜隆多商場火災暴露的問題,無異于一記警鐘。相關部門當汲取教訓,認真排查消防設備、防火通道等硬件隱患,也及時補全人員消防“知識儲備”上的短板,多管齊下,才能不留“消防盲區”。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