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讓房產登記擠干某些官員財產“水分”

2014-03-19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

 據媒體報道,按照官員財產申報制度的有關要求,北京、中央部分部委的處級以上的官員正在登記房產……“動真格”的單位房產登記舉措,反映在市場層面,顯現為部分地區二手房的局部“拋售”。

  前幾年火爆的房地產市場,讓房產成為包括一些官員在內的部分有錢人的投資方式。對普通公眾來說,只要資產來歷清晰正當,不管擁有數套甚至數十套房都無可厚非,然而當一些官員也擁有同等資產時,就不得不承受一些異樣的眼光。

  這種質疑不是沒有道理。今年“兩會”上,有政協委員提議給公務員漲工資,再次引爆公務員待遇話題。姑且不論公務員是否應該漲工資,有一個事實卻 是否定不了的:公務員的薪水相對不高,買房也不容易。以筆者所在的縣為例,普通公務員月薪兩千,房價每平方米四千,要擁有一套一百平方米的房子,不吃不喝 也得奮斗16年。然而,以這樣的工資水平,有的人卻當起了“房叔”。要說其中沒有一些違規成分,恐怕沒幾個人相信。

  官員對房產的青睞,不僅助長了房地產市場的虛高,背后更暗藏著腐敗等違規違紀行為,多余的房產成了不少官員藏污納垢之處。2012年曝光的“房 叔” 蔡彬,被爆出其全家擁有20多套房產。隨即紀委部門調查顯示,蔡彬在任期間涉嫌利用職務便利收受他人賄賂、違反規定經商辦企業等重大違紀行為。

  登記房產對一心為民兩袖清風的官員來說,不外乎就是寫幾個字、提供幾條信息。然而對一些名下房產巨多的人來說,猶如即將引爆的雷管,出于明哲保身,局部拋售的現象也見怪不怪。如此一來,不僅還了房產市場的一片凈土,更擠壓了官員非法斂財的空間。

  隨著中央反腐的日漸加強,一記記反腐重拳已向官員房產襲來。隨著后續更多政策的出臺實施,相信一些官員的財產“水分”會被擠出,最終無論是干部隊伍還是房地產市場都會健康很多。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