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的"李鬼"信號為何屢禁不絕——揭開偽基站非法產業鏈面紗
垃圾短信就潛伏在你的身邊。只需一根天線、一臺電腦和一套軟件,便偽裝成不起眼的路燈、電線桿、空調機,也能藏身于小汽車中四處游走。在車水馬龍的廣場街道,在人來人往的商業街區,它如影隨形,時刻窺視著你的手機。
“偽基站”——垃圾短信的高科技“馬甲”,近年來正在我國境內迅速蔓延,并日益侵襲著人們的日常生活。今年2月,中央網信辦、公安部等9部門聯合部署打擊整治專項行動,記者隨警進行了采訪。
你的手機很容易被“劫持”2013年10月的一天,江蘇省儀征市居民胡女士接到一條顯示為當地社保局官方號碼的短信:“您有一筆4000元的社保補貼即將到期,請速與社 保局聯系領取。”胡女士立刻撥打短信中的“社保局電話”咨詢,并按照對方電話指示在銀行ATM機上操作。直到卡里的1.9萬元存款被悉數轉走,胡女士才意 識到自己落入了騙局。
“我看到短信的號碼和地址都正確就信了,哪兒想到這也能假冒呀!”胡女士很懊惱。
胡女士遇到的就是“偽基站”電信詐騙。工信部電信研究院規劃所所長胡堅波告訴記者,“偽基站”通過發射大功率信號,“劫持”了周邊數百米范圍內 的手機與運營商基站之間的通信協議,從而截獲手機用戶信息并向其發送垃圾短信。在被“劫持”的幾秒鐘至1分鐘內,用戶手機信號顯示滿格,但除了接收偽基站 發送的信息外,無法進行正常的通訊功能。
“如果一個城市里同時運作的‘偽基站’達到一定數量的話,就可能造成全城的通訊中斷。”辦案民警介紹,“偽基站”體積小巧,便于隱蔽,可以安放 在車內流動作業,也可以“潛伏”在人流密集處發送垃圾短信。更嚴重的是,“偽基站”能冒用任意號碼甚至是公共服務號碼發送詐騙短信,迷惑性極強。
根除“偽基站”犯罪土壤需打“組合拳”
“從個人角度看,‘偽基站’在一定范圍內截取手機用戶信息并阻礙用戶通訊,侵犯了公民的信息安全;從社會角度講,‘偽基站’破壞了正常的通信秩序,嚴重干擾經濟社會正常運行,甚至可能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進而危害國家安全。”莫開勤表示,打擊“偽基站”已經刻不容緩。
據了解,公安部從2012年開始已進行過兩次全國范圍的打擊行動。專家指出,“偽基站”設備易隱蔽,作案具有流動性,調查取證困難,僅靠公安部 門打擊難以治本。要根除“偽基站”的生存土壤,公安、工商、電信等部門必須改變“各掃門前雪”的現狀,對“偽基站”產業制售使用的全鏈條合力打出“組合 拳”。
胡堅波表示,現有的技術手段已能對‘偽基站’發射的信號進行定位。如果某地區突然出現不正常的大功率無線電信號,無線電管理部門是能監測到的, 而偽基站一旦運作就會屏蔽掉附近正常基站,運營商也可以很快發覺。因此,相關部門和機構需要切實承擔起對“偽基站”信號監測定位的責任,一旦發現應立即報 告公安機關。
不完善的無線電發射設備生產銷售許可制度也是“偽基站”泛濫的原因之一。莫開勤指出,一方面,“偽基站”大多由地下窩點組裝,這樣的“三無產 品”能夠在市面上大肆流通,說明工商部門的打擊力度還不夠;另一方面,絕大多數的“偽基站”是在網上交易的,但目前網絡平臺經營者在打擊“偽基站”方面的 責任還不夠明晰,應出臺規章制度督促網絡平臺積極巡查、關閉出售“偽基站”設備的網店并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
專家還認為,“偽基站”的法律制度存在漏洞,與巨大的經濟利益相比,犯罪成本過低,這使得不法分子敢于鋌而走險以身試法。據悉,現有與“偽基 站”相關的規定散見在刑法、廣告法等法律法條中,沒有形成一個清晰的體系,大多僅能被處以行政處罰。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即便以詐騙罪論處,被抓獲的“偽基 站”詐騙團伙也往往因為詐騙數額夠不上巨大而被判以緩刑。此外,運營商和銀行在推動實名制上進展緩慢,一定程度上也對“偽基站”短信詐騙起到了“推波助 瀾”的作用。
事實上,公安、電信、運營商、手機安全軟件廠商等一直在與“偽基站”作斗爭,通過不斷升級網絡、屏蔽關鍵字等方法減少群發垃圾短信給用戶帶來的 騷擾。據悉,這次由公安部、工信部、國家質檢總局、國家工商總局等9部門聯合部署開展的打擊整治專項行動,目的就是要改變多頭管理的現狀,從根子上整頓 “偽基站”違法犯罪問題。
公安部刑偵局局長劉安成告訴記者,此次專項行動在嚴打“偽基站”犯罪之外,還將著手建立部門間合作的長效機制,全鏈條整治“偽基站”地下黑市。 他還表示,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專門出臺了《關于依法辦理非法生產銷售使用“偽基站”設備案件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偽基站”案件的適用 法條,這對明確公安機關的相關執法行為,以及規范司法機關之間的相互配合極為有利。
“公安機關將繼續保持‘露頭就打’的高壓態勢,相信隨著偵查手段和法律武器的不斷進步,我們對‘偽基站’犯罪的打擊震懾力將會越來越強。”劉安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