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處級億貪”背后有怎樣的“黑洞”

2014-11-15  來源: 廣州日報
[字體: ]

 近日,河北省紀委通報了多起官員腐敗案件,其中,一名基層供水公司官員因涉嫌受賄、貪污、挪用公款被查處,在其家中搜出現金上億元、黃金37公 斤、房產68套,貪腐數額之巨令人觸目驚心。據當地官員反映,這位副處級官員馬超群“誰的錢他都要收,哪兒的錢都敢要”。(11月13日新華社)

  上一個家中被查出上億現金的貪官,留在人們腦海中的震撼尚未平息,轉眼又是一個。這次更夸張的是,涉案人只不過是個副處級官員。一個副處級官員能“富”到如此程度,還是駭人聽聞的。此刻最值得探究的,就是他這財富到底是如何“斂”來的。

  此前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長魏鵬遠被搜出2億現金,公眾雖感震撼,但多少也能“理解”,畢竟其位高權重,曾長期負責煤礦基建、項目改造等的審批和核準,存在巨大的權力尋租空間。但現在一個地方供水公司總經理,權力的“含金量”到底體現在什么層面?

  從報道來看,其“斂財術”似乎也不復雜——“不給錢就不給你通水,給錢少了就給你斷水。”這次之所以“水中翻船”,也是因為反復向酒店索賄,酒 店忍無可忍而錄音舉報。坊間傳言其有涉黑背景,帶走他時動用了特警。如果這種說法屬實,倒也是一種有力解釋。“黑白通吃”的權力“含金量”最大,這道理古 今皆然。掌握著公權力和公共資源,又能以黑色手段運營,謀得暴利就不奇怪。

  但奇怪的倒是,一個如此“貪婪跋扈”的官員,為何能長期安穩無事?報道中還提到,在北戴河的一些中直部門要通水管,馬超群都要伸手收錢。看來, 無論是私企酒店還是公家單位,都常年深受其害。為什么民怨乃至“官怨”,沒有引起監督部門的重視,以至于“水老鼠”長成龐然怪物,無疑更值得反思。

  反腐的價值,不僅在于將貪腐官員拉下馬,追回貪腐資產,更重要的是發現貪腐背后的“黑洞”,進而完善監督制度。“巨貪”魏鵬遠所揭示的行政審批權過于集中等問題,近來已受到高度重視,持續發力推進簡政放權,這一領域或許可以改良滋生巨貪的土壤。

“處級億貪”背后有怎樣的“黑洞”,現在還看得不是很清楚。其背后的核心問題,是供水領域存在巨大的權力灰色地帶,還是涉黑官員在官場“潛伏” 帶來的危害?希望當地紀檢監察機關和檢察院能盡快揭示“謎底”,給公眾一個交代。而這種“挾水索賄”到底是北戴河一地個案,還是具有相當普遍性?也需要相 關部門舉一反三,去主動追查、完善監督制度。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