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攤派賣樓,誰為決策失誤買單?

2015-03-03  來源:新京報
[字體: ]

 權力決策失誤,落得行政部門攤派賣樓止損。除了市場,難道真的沒想到還有人應該為這樣的決策失誤買單嗎?

    舊時有“無紹不成衙”稱號的紹興,眼下的情形似乎有些不妙。據媒體報道,紹興城市副中心建設失敗后,當地開始“攤派賣樓”。

    12年前,地理位置處于杭州與寧波中間的紹興,為對抗這兩大區域中心城市的虹吸效應,設立鏡湖新區,決計做大紹興,疏散老城區人口。孰料一 番拆遷征地、招商引資過后,忽然發現這新區恰恰因為位于濕地保護區內而根本使不開手腳。房地產項目禁止在此布局,高污產業逐步外遷,最后落得人口進不來、 經濟上不去。最后不得不將新區代管的兩個鎮“還給”了越城區,兩區職能部門合署辦公,并且醞釀,各局辦“認領”一座辦公樓,定點招商。

    一道今天看來并不復雜的規劃決策題,因為當初的腦袋一熱,最后落得難以收場。沖動的政績觀下,似乎權力之手只要在地圖上畫一個圈,就都能夠 繁榮滾滾來,卻連濕地保護與人口聚焦的沖突關系傻傻分不清,連光蓋商住樓、不建醫教等基礎設施配套便賣不出樓等利害關系都梳辨不清。

    權力決策失誤,落得行政部門攤派賣樓止損。但再高的樓價,也贖不回一座城市長達12年的彎路,換不回納稅人為之付出的辛勞與汗水。這種損失是全方位的,但為之付出代價最高的,恐怕還是民眾。

    紹興主城區至今也不過只有30多萬人口,12年前應該遠遠不到這個數字。12年前,城市“副中心”這個時髦的詞是誰在紹興提出的?要建“商 業金融中心、會議會展中心和文化娛樂中心”的依據是怎么形成的?諸如此類,恐怕今天已經不再有人追問。甚至有可能,那些決策者,有的已經在這地畫了一個圈 之后,該晉升的晉升了,該走人的拍拍屁股早走人了。

    現在的越城區政府,據說將樓宇經濟作為“一號工程”,各局辦認領一座辦公樓定點招商,名曰“包保制”。這是典型的職能部門為權力決策失誤在 “擦屁股”,包的是權力失誤羞于示人的私處,保的是決策權力平穩過渡的航船。除了市場,難道真的沒想到還有人應該為這樣的決策失誤買單嗎?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