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清理規范“駐X辦”須防搞變通

2015-03-19  來源:新華網
[字體: ]

繼裁撤整頓“駐京辦”后,國務院辦公廳16日轉發通知,要求清理規范各地政府及其職能部門駐省會城市辦事機構。在中 央嚴格要求下和社會廣泛關切中,各地如何徹底清理整頓各類“駐X辦”,避免各種形式的“搞變通”,無疑是清理規范行動尤其值得注意的。

   客觀地說,各地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在北京、一些省會城市及相關城市設立的辦事機構,在開展政務聯絡、招商引資、信息調研、接待服務等工作方面曾起到一些作 用。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交通條件的改善,各種“駐X辦”逐漸與簡政放權的要求不相適應,而其公務接待不規范、鋪張浪費等弊端日益顯現,一些“駐X辦” 甚至成為服務地方領導的“私人保姆”。

   作為“特權怪胎”,“駐X辦”早已飽受社會詬病。部分“駐X辦”以“跑關系、要項目”為名,導致相關的經費開銷不透明,另一方面,也助長了腐敗的歪風邪氣。清理整頓“駐京辦”、各級政府及其職能部門駐省會城市辦事機構,順應了民意,也將推動政府行為更加規范。

   在中央嚴格要求下,清理整頓“駐京辦”成效顯著,據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的通報,各駐京辦事處接待數量同比平均降幅達70%。但是,仍然有不少縣級駐京辦改 名為服務中心、聯絡中心、會館等繼續運行,甚至一年公務接待達到數千次。這種“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行為,嚴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要求,也與中央“簡政放 權”的精神不符。對此,有“駐京辦”的前車之鑒,嚴防清理規范各地政府及其職能部門駐省會城市辦事機構出現“搞變通”,這種擔心并非多余。

   在傳統的政府管理方式下,權力運作不夠公開,尤其是一些項目審批部門化,部門審批個人化,不但政府與百姓產生距離和隔閡,甚至下級也可能由于難以得到相關信息而利益受損,這種狀況為各種“駐X辦”的存在提供了土壤,也是其頑固存在的一個重要誘因。

   清理整頓各種“駐X辦”,一方面必須加大監督查處力度,從財務制度上予以嚴格約束。另一方面,還需要破除地方領導牟取政績和私利的扭曲觀念,推動公務接待服務社會化改革,避免“接待經濟學”繼續維系下去。

   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要根除“駐X辦”以各種形式“搞變通”,更為關鍵的是加大政務信息公開,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杜絕決策暗箱操作。推動建立法治、公開、透明的現代政府,跑項目、要資金才會斷了需求和市場,各種“駐X辦”才會真正跟人們說“再見”。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