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給編輯印象最深的,就是中關村里不少的了店面都陸陸續續的關門歇業,其中有不少已經經 營了十多年的,面對這個給很多人帶來了第一桶金的地方,絕大多數實際上并不想離開,但各種負面消息以及不良競爭,讓消費者都不愿意踏入這個地方,愈發冷清 的市場和持續暴漲的租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再加上電子產品近幾年愈發被攤薄的利潤,致使不少商家都無力回天。
通過編輯這么多年來對 整個中關村市場的觀察來看,真正的罪魁禍首來自于一些急功近利的商家,他們在電子消費品利潤正大幅走下坡路的情況下,依然想獲得高額的利潤,這就導致了各 種騙術在中關村是蜂擁而起,顯然,從長遠的角度上,小群體的行為讓整個中關村市場進入了惡性循環。難道只有通過賺黑心錢才能維持正常的生計嗎?答案當然是 否定的,作為戴爾、惠普、蘋果、英特爾等很多國際品牌大本營的美國,他們的PC賣場是如何運作的?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