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大蓋帽為啥管不了偷排車

2015-04-16  來源: 人民日報
[字體: ]

幾個執法部門居然對付不了一輛假灑水車偷排,可見消除環境監管執法中的死角和盲區,還有待操作性更強的監管執法細則

    這兩天,北京六里屯垃圾處理廠假灑水車運垃圾滲瀝液向市政管道偷排一事,經媒體報道后引發多方關注。回顧此事的處理過程,讓人不由擔心起我們的環保執法來。

    據媒體報道,偷排一事最早是被凌晨巡邏的民警發現的。在現場控制了這輛冒牌的“灑水車”后,警察先后撥打了城管熱線和環保熱線,希望移交相 關執法部門處理。但意想不到的是,北京市環保熱線告訴巡邏民警,這件事涉及外地車輛,不是北京的,管不了。隨后趕來的城管扣下了車輛,但因為向地下管網直 排廢水不屬于城管管轄范疇,第二天就放了車。當晚,這輛假“灑水車”就繼續向市政管道偷排滲瀝液。

    不獨此事,不少污染事件都是經過媒體報道才引起公眾關注,進而被查處。為什么相關管理部門自己發現不了污染行為?為什么得知污染行為卻管不了?這件小事看似個案,但“管不了”“不屬于管轄范疇”和再次偷排實際上卻折射出環保執法中的盲區和諸多的無奈。

    新環保法今年元旦實施前,國務院發出《關于加強環境監管執法的通知》,指出“不留監管死角、不存執法盲區,向污染宣戰”“堅持重典治亂,鐵 拳鐵規治污,采取綜合手段,始終保持嚴厲打擊環境違法的高壓態勢”“有效解決職責不清、責任不明和地方保護問題”。這樣的要求,其實很有針對性。但在北京 六里屯垃圾處理廠的這起偷排事件中,幾個執法部門居然對付不了一輛假灑水車,可見環境監管和執法中的死角和盲區并不是一兩個通知和一部環保法所能徹底解決 的。

    保護環境是個系統工程,涉及的不只是環保部門,還包括國土、交通、水利、市政等各個條塊。這就要求我們的環保執法既要有分工,更需要合作, 任何一個部門或者環節都不能掉鏈子。為此,除了宏觀的環保法和國務院規章外,各地各部門還要制定操作性強的環境監管及執法細則,當“管不了”時,問問該誰 管、誰能管,不能把皮球踢出去,而要把擔子扛起來,把問題引向解決的方向。只有建立機制,有效協同,健全執法網絡,才能堵住監管漏洞,去除執法死角。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