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社團 > 正文

聯合國十月在京舉辦2011國際氣候變化論壇

2011-09-12  來源: 中國環保網
[字體: ]
 

  氣候變化不僅是環境的問題 更是發展的問題

  美通社亞洲/ 由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與國際節能環保協會(IEEPA)共同聯合世界有關國家政府環境部、氣候變化部、能源部及駐華大使館等伙伴,定于2011年10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舉辦2011中國國際氣候變化論壇(China International Forum on Climate Change),主題為“綠色發展:政策與行動”。

  歐洲50國集團主席、法國前財政部部長 Edmond Alphandery(埃德蒙·阿爾方戴利)、奧地利聯邦政府環境部部長 Klaus Radunsky(克勞斯·瑞達斯基)和日本政府環境保護部部長助理兼特別顧問 Kunihiko SHIMADA(島田邦彥)均已確認出席2011中國國際氣候變化論壇(CIFCC)。Edmond Alphandery(埃德蒙·阿爾方戴利),現任歐洲50國集團主席和法國國家人壽主席,曾擔任法國政府財政經濟部長、法國國家電力主席,是歐洲和歐盟主要經濟決策的引導者。俄羅斯聯邦政府、南非國家環境部、丹麥等國家高級別官員也將在其駐華大使館的協調下參與本次論壇。

  中國國際氣候變化論壇(China International Forum on Climate Change)定位于每年年底舉辦一場以中國為中心的國際應對氣候變化會議,并以政府與非政府共同攜手的力量,持續有效地推動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之下全球性的合作,彰顯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在應對氣候變化的聲音和影響力。

  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這為控制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全國政協副主席阿不來提·阿不都熱西提、中國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政府氣候變化代表團高級顧問何健坤、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賀鏗等政府有關領導和專家在論壇的議題設定,組織安排等方面給予了2011中國國際氣候變化論壇特別指導和支持。

  2011年10月份,聯合國在華舉辦此論壇,還有一個十分突出的意義,以有效行動推動今年11月28號到12月9號在南非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7次締約方會議達成共識。

  論壇(CIFCC)設定“綠色發展:政策與行動”為主題,致力于在低碳發展方向導引下,尋求構建綠色發展的政策與行動影響體系,并以商業的力量推動政府應對氣候變化市場機制的完善,同時以各國政府官員、專家學者、企業界及國際非政府領域領導達成的有效共識,形成論壇報告并通過現場及全球媒體的力量,影響社會各個領域。

  論壇(CIFCC)關注氣候變化不僅是環境的問題,更是發展的問題;同時也吸引具有長遠戰略的企業共同關注氣候變化帶來的政策與市場、未來發展等影響,而積極參與。論壇以“低碳經濟發展與市場機制”為主議題、以“綠色工業與低碳城市建設”、“先進能源技術創新與產業化發展”為分議題,召開三場圓桌會議;本次論壇還將調研城市、企業應對氣候變化及可持續發展情況,符合論壇成果報告要求,將以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方案及企業案例分析的形式,正式編入2011中國國際氣候變化論壇(CIFCC)提交給聯合國系統及中國政府,發改委、環保部、工信部的論壇成果報告中。

  中國國際氣候變化論壇(China International Forum on Climate Change),以氣候變化為核心的國際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內高層論壇,由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發起并與國際節能環保協會共同主辦,由世界各國政府環境及氣候變化部部長(截止9月1日,已經確認法國、日本、俄羅斯、奧地利等國家重要官員)共同參與和出席,同時又得到政府高層領導、國際組織、學術和企業界的大力支持之下,形成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重要聲音和影響力的高層高端國際論壇。

  2011中國國際氣候變化論壇(CIFCC)還將選擇性與商界引領者達成全球及中國戰略合作,伙伴方是具有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責任與價值使命的商界領導者。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