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包括北京郵電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9所在京院校在內的11所“211”工程院校聯合成立北京高科大學聯盟,最快明年春季學期,盟校學生可跨校選課、學分互認、校際訪學。此外,每年高招中廣受北京考生關注的這些“熱門高校”還有望聯手招生,明年高考自主招生恐將又有“大鱷”加入戰團。
盟校全具行業特色
“北京高科”的11所盟校包括北京郵電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化工大學、華北電力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林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
1998年國家機構改革之前,11校各自隸屬國務院所屬的工業經濟專業部門,伴隨著機構撤并,高校也重新劃分,目前除哈爾濱工程大學隸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其余高校均為教育部直屬。
“北京高科”盟校雖然行業特色鮮明,但往往單科優勝,交叉學科建設發展受限,復合型人才培養難度加大。此外,科技創新、重大科研項目攻關、國家基礎產業和支柱產業發展靠單一學科也很難完成,往往需要多個學科的相互融合。“比如說我們學校擅長電力,但發展智能電網需要網絡和通信技術,發展清潔能源也需要化工技術,即便是最基礎的電力供應,也需要地質、礦業、交通運輸等領域的支持。”華北電力大學校長劉吉臻說。
11所高校結盟后,學科將涵蓋電子信息、網絡與通信、鐵路公路交通、新型材料、冶金、化工、電力、地質、礦業、石油、林業、造船業、核工業等重要工程領域。各校將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創新,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師資隊伍建設、招生就業、國際合作、校園文化等方面深度合作,聯合承擔大型科技攻關項目,集成攻關國家支柱產業核心關鍵技術、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進行業技術進步、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催化新興產業的誕生。
春季學期有望學分互認
據“北京高科”首任理事長、北京郵電大學黨委書記王亞杰介紹,最快明年春季學期盟校間就將開始學分互認,盟校學生還將有跨校選課、相互訪學的機會。目前,各校的教務、研究生、學生工作等部門已開始對接。
“跨校選課”、“學分互認”將首先在最受北京考生關注的9所在京高校中實現。這些學校多是學院路教學共同體成員,早已開始嘗試輔修專業跨校選課。盟校不僅將共享物理、數學等基礎學科,還將拿出各自的精品課程,排出盟校課表,供學生選擇。此外,各校還將通過優秀教師交叉任課,互聘研究生導師,共享圖書館、實驗室、前沿學術講座、就業等優質教育資源。
明年自主招生可能“四國戰”
伴隨著11所“211工程”院校結盟,明年高招自主招生,預計將從今年的“清華系”、“北大系”和“理工系”的“三國殺”升級為“四國戰”。
雖然自主招生“三國殺”在今年高招中賺足眼球,但其實“北京高科”盟校中北郵、北林大、北交大、北化工、北科大等學院路五校早在2006年就首創自主招生聯考,明年高招,學院路五校聯考有望借助剛剛締結的聯盟擴軍,具備自主招生資格的盟校均有望加入聯考。據了解,目前聯盟內可自主招生的京內外高校至少有9所。王亞杰表示,由于自主招生日期臨近,盟校之間將抓緊研究聯合自主招生的政策,無論聯考是否擴軍,盟校都將致力于通過自主招生選拔具有特殊才能的學生,而不是圈生源。
近日有媒體報道,教育部有意解散自主招生聯盟。但據本報記者了解,明年高招,幾大自主招生聯盟聯合筆試的方式恐難改變,目前,各大聯盟明年的招生政策和方案正在上報審批中。去年直到11月中旬,各大聯盟才公布各自的聯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