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航空器適航技術與管理國際會議26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召開,來自國內外的150多位適航技術專家學者,將針對全球適航技術的發展問題進行深入討論。
據了解,適航是航空器能在預期環境中安全飛行的固有品質,適航要求已經滲透到從航空器概念設計到飛行退役的全過程的各個環節。適航技術研究包含適航設計技術、適航驗證技術、適航審定技術,其綜合表現為適航管理,并形成整套的強制執行的適航要求。目前,發達國家已形成的適航設計與驗證體系,作為技術壁壘正制約其他國家的民用航空發展。
為此,本屆會議將圍繞航空飛行器制造、航空發動機和機載系統等審定標準、適航設計和驗證技術、適航風險試飛等方面展開討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懷進鵬院士在開幕式上說,適航技術的發展對航空業非常重要,北航適航技術中心目前與歐美多個適航研究相關大學和機構形成了廣泛的交流與合作,致力于打造工業界、大學、研究機構、航空公司交流的國際化平臺。
歐洲航空安全局審定副主管弗雷德里克在大會演講中介紹了空中客機A380的發展情況。并表示,航空安全在航空業的發展中始終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適航技術的發展尤為關鍵。但目前適航技術的培訓在大學尚處于起步階段,因此通過大學教育大力發展這項技術非常必要,本次會議的召開為專家們共同致力于適航技術的研究提供了條件。
航空器適航技術與管理國際會議于2009年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適航技術研究中心發起,每兩年舉辦一次。本屆會議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航空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籌)和中國民用航空局航空適航審定司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