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社團 > 正文

美國敦促發展中國家為氣候基金出資

2011-11-26  來源:中國環保網
[字體: ]

 美國首席氣候談判代表近日表示,一些發展中國家也應該為氣候基金盡獻自己的綿薄之力,以幫助貧窮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聯合國氣候基金每年目標籌集1000億美元(約為6364億元人民幣)。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氣候變化特使托德●斯特恩(Todd Stern)稱,雖然都寄望于富裕國家為綠色氣候基金出資,但捐助的大門也為一些先進的新興經濟體敞開,歡迎它們加入。

  由世界上17個最大的排放國和其他幾個主要排放國共同參與的主要經濟論壇20國集團峰會剛剛結束。斯特恩在會后表示,某些國家有可能會“立刻”為這項聯合國基金捐資。“這樣做當然是合情合理的。”他說。

  斯特恩補充說,當墨西哥總統費利佩●卡爾德龍(Felipe Calderon)于幾年前首先提出綠色基金的概念時,他就曾設想所有國家——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有份為這項基金捐資。

  雖然目前綠色基金并不具備這個特色,但在即將于南非德班舉行的氣候峰會上有望采納這一概念。斯特恩預計,一些新興經濟體“近期內”將會開始提供支持。

  上個月,包括挪威和孟加拉國在內的一些世界上最富有和最貧窮的國家聯合起來,呼吁巴西和中國等國家為綠色氣候基金做出貢獻。挪威的首席氣候談判代表說,雖然沒有人期望或要求新興經濟體“拿出明天的錢”,但希望他們能夠很快開始考慮認捐。

  這番呼吁傳遞了一個信號,說明談判出現轉變,反映了中國和巴西在氣候談判中日益增長的經濟地位。它們先前被列為發展中國家,按照《京都議定書》的規定,無需強制減排。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也于近日發出呼吁,敦促富裕國家的政府在經濟困難時期加大捐款力度,以免這項全球性氣候變化基金面臨成為一個“空殼”的危險。

  來自世界各地的談判代表將于本月底在德班聚首,就一項新的協議展開磋商,以接替將于2012年到期的《京都議定書》。但各界對于達成有約束力的協議期望值不高,因為國家之間的分歧已經讓談判進展舉步維艱。

  除美國外,歐盟、俄羅斯和其他一些主要經濟體都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力求就一份帶有時間表的路線圖達成一致,最終形成對所有主要排放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氣候協議框架。

  斯特恩說,美國不排除為未來的氣候協議參加談判,但他表示,去年坎昆協議正式發表的減排承諾直到2020年都一直有效。“我們認為,在內容還摸不著頭腦之前就將最終的法律形式決定下來,這樣做為時過早了。”他說。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