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行業將踐行弘揚北京精神
“我一回安徽老家,朋友就會說咱北京的司機真厚道,幫著乘客走最近、最快的路。這就是‘厚德’!”首都師范大學汪龍麟教授一席話,引來現場100多名的哥的姐一片掌聲。開了十多年出租車的石雨師傅和幾位同事表示,每天迎接四面八方的首都市民和五湖四海的游客,每個出租車司機都是一個窗口,今后一定要在工作中爭做展示北京精神的“形象大使”。
近日,首都文明辦在銀建出租汽車公司舉行北京出租車行業學習踐行北京精神首場報告會。100多名司機放棄休息,來聽大學教授講北京精神的內涵與外延。“為什么‘愛國’是第一條?因為北京不一樣,北京的‘國’和‘家’是融在一起的。”汪龍麟教授從北京的故宮講到四合院,介紹了北京精神中“愛國”的內涵。這讓現場的出租司機一下想起“老傳統”——和客人聊天的時候,世界新聞信手拈來,國家大事侃侃而談。“可不是么,咱們干這行,看報紙、聽新聞,關心國家大事,那是‘必修課’。”的哥劉全富說。
引經據典地講完了“愛國”、“創新”、“包容”、“厚德”四方面的內涵,汪龍麟教授又從歷史語境轉入出租司機的當下現實生活,介紹北京精神對城市發展的意義。他說,北京人日常生活中,一個顯著的特點是顧全大局、識大體,“舉辦奧運會,全市人民都積極配合、樂于奉獻,真正是‘無與倫比’。”“說創新,‘北京人’50萬年前就開始創新用火了;現在有三分之一多院士都在北京,那是咱們創新的發動機。”……司機們聽得津津有味,不時爆出會心的大笑和掌聲。
一位司機告訴記者,做好本職工作也是“愛國”;工作中想辦法讓乘客更舒服,就是自己的“創新”;對所有乘客都熱心服務,主動幫助乘客打開“心結”、緩解矛盾,也是“包容”的體現;熱情服務、文明有禮,司機身上的“厚德”是基礎。“北京精神是全體市民共同的精神,咱出租車司機不能落后。”
銀建公司第12分公司的車隊長安宇飛告訴記者,現在公司每個月都會對1.7萬多名司機開展兩次培訓,提高司機服務水平。“每輛出租車都是流動的文明窗口,我們的司機要在這個窗口里盡情展示北京精神的風采魅力。”
今后,首都各出租汽車公司將陸續開展北京精神報告會,引導全市出租司機積極參與,通過一言一行大力弘揚北京精神。據首都文明辦有關負責人介紹,“弘揚北京精神——做文明有禮的北京人”將是明年首都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主題活動,首都約20個窗口行業將陸續開展主題活動,引導窗口行業員工在工作、生活中積極踐行弘揚北京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