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社團 > 正文

中國拒歐盟碳稅引熱議歐盟回應絕不讓步

2012-02-08  來源:中國環保網  
[字體: ]

對于歐盟強行征收航空“碳稅”的規定,中國政府6日明確說“不”。中國民航局向國內各航空公司發出指令,未經批準,禁止中國境內各運輸航空公司參與歐盟排放交易體系,禁止以此為由提高運價或增加收費項目。但歐盟當天表示不會讓步。對此,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認為,歐盟此次強行征碳稅,實際上就是借碳說事、制造“綠色壁壘”。如果歐盟一意孤行,必將引發其他國家的報復,各國將聯合起來制裁歐盟,有可能引發航空業的“全球貿易戰大戰”。

歐盟回應中國禁付“碳稅”

路透社6日引述中國民航局有關負責人的話說,歐盟單方面立法將進出歐盟國際航班的溫室氣體排放納入歐盟排放交易體系,違反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國際民航組織的相關原則和規定。

但法新社6日引述歐盟委員會相關負責人的話說,歐盟不會做出政策上的讓步,如果中國當局不許航空公司繳納碳稅,歐盟方面就將出臺新法制約它們在歐洲地區的運營。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京都議定書》等已經確立“共同但有區別”地承擔碳排放義務,一旦中國簽署,就等于破壞了議定書確立的原則,所以中國哪怕停航也不會讓步。

強征“碳稅”引多國不滿

歐盟在2008年通過“碳稅”新政,決定將所有在歐盟境內的國際空運活動納入歐洲碳排放交易體系,并于今年11日起實施。根據歐盟法案,幾乎所有在歐盟境內起降航班的碳排放量都將受限,不論該運營商是否屬于歐盟成員國。此外,對拒不執行此法案的航空公司,將實施碳排放量超出部分按每噸100歐元進行罰款,以及禁止在歐盟境內飛行的制裁措施。

歐盟聲稱采取此項措施是為了對抗全球氣候變暖,但韓曉平認為,全球如今變暖還是變冷,爭議非常大,匆忙收碳稅不合理。此外,歐盟強行推行航空碳稅,實際上是變相給歐盟內部航空公司補貼,實行貿易保護主義。

歐盟單方面征收航空碳稅的做法,遭到了中國、美國、俄羅斯等國航空業者強烈抵制,引發了所謂的“碳稅之爭”。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去年曾致信歐盟官員,強烈要求歐盟中止這一指令,并威脅美國將采取報復行動。聯合國國際民航組織也曾發布一份不具約束力的文件,敦促歐盟放棄這一指令。歐洲航空公司因擔心引發全球貿易戰,也強烈要求歐盟放棄這一指令。

但是,歐盟方面似乎態度堅決。美國《華盛頓郵報》稱,由于歐盟是美國航空公司重要的市場,因此,美國方面可能難以抵制歐盟的這項新規。該報說,美國一些航空公司已經在為歐盟碳稅而小幅提高票價。據估計,歐盟新規將使從美國紐約飛往英國倫敦的乘客,額外支付36美元成本。

在國際層面協商未果的情況下,歐洲方面迫不及待地開征航空碳稅,一個重要目的是為了彌補財政虧空。業內人士估計,這項稅收到2020年可以為歐盟帶來260億美元收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前主席喬瓦尼·比西尼亞尼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曾激動地表示,歐洲政客對航空公司征碳稅,“名義上說是為了環保,實際上就是為了要錢”。

業內人士向《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鑒于來自各方的抵制,目前歐盟方面還未開征這一稅項。預計真正開征可能要到今年底或者明年初。這實際上給各航空公司留出了緩沖時間,也給國際社會通過談判解決爭端留出了一個機會。

中美等醞釀報復措施

對于歐盟的一意孤行,印度《經濟時報》6日說,中日美印等29國代表本月底將在莫斯科商討歐盟碳稅的報復措施。路透社6日說,美國交通運輸部早前已通知9家歐盟航企及7家美國航企提供碳排放的相關數據,美國國會也正在考慮通過類似“碳稅”立法。

對此,國際航協飛行環境總監保羅·斯蒂勒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國際民航組織的框架下達成全球性減排協議,是解決國際航空運輸業碳排放問題最為合適的辦法。但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認為,歐盟的航班也經過中國上空,同樣對中國環境產生影響,中國也應該“以牙還牙、針鋒相對”向歐盟航空業征碳稅。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