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綠色青春隊,綠色青春、活力無限!”“我們是田園隊,七彩生活、精彩人生!”……7日上午9時30分,昌平百善鎮良各莊村的青年林里,充滿活力的口號聲一浪高過一浪。身著紅藍兩色馬甲的隊員整齊地排成隊列,一面面隊旗迎風招展。這里不是在舉行什么比賽,而是100多名綠色健走愛好者自發報名,組成了一支志愿者隊伍,來參加昌平青年林的義務植樹活動。
這片青年林總面積2373畝,是今年昌平區平原造林工程的一部分。為使更多的志愿者參與到首都植樹隊伍中來,昌平團區委通過屬地招募、市區招募的方式,每天組織100名志愿者,連續35天,在青年林開展植樹活動。
“師傅,這樣種下去就行了?”來自某營養俱樂部的志愿者蔣永莉歪著頭看著林場師傅剛種下去的柳樹。“對嘍,這個不用再圍堰了,把樹底下踩實了,洼一點,能積水就行。”
師傅示范結束,志愿者們三五個人一組,捋胳膊挽袖子地開始干起來。
“來,下一棵……我們已經種好三棵啦!”蔣永莉干得起了勁兒,脫下外套,只穿一件半袖衫,“不行,剛才那棵沒種穩,我再去弄弄”,說著她跑到一棵柳樹旁,一手扶著樹干,圍著樹用腳細細地又踏了一圈,倒退幾步看了看,“直的”,然后又風風火火地跑到隊友中間跟著種下一棵。
“大爺,您都出汗了。”“呵呵,沒事兒,出汗正常。”循聲看去,只見一位滿頭銀發的老人帶著三個年輕人在種樹。
“扶住點兒”,大爺指揮著小伙子,自己雙手握緊鐵鍬,往土里一插,左腳踩下鏟子上沿,接著一掀,土就填進了樹坑里,整個動作熟練連貫,一看就是干活的好把式。
“別看大爺都六十五了,一個人能頂我們兩三個人,這才二十分鐘,我們都種了十多棵了。”旁邊的年輕人看著大爺種樹的勁頭都自嘆不如。
“呵呵,”大爺爽朗地笑了,“孩子說報名要來種樹,我說我也跟著來出把力,我還干得動。”
才到上午11時,運來的400棵柳樹苗就被全部種完,一個足球場大小的空地上一下子立起了一排排柳樹,和周圍已經種好的林子連成了片,向東一眼望不到邊。
帶隊的昌平團區委負責人指了指遠處的林子:“從上個月26號開始到今天已經種了1300多畝了,每天來的志愿者就沒斷過,一天兩三撥兒,少說一百人,多的時候一天兩百多人,現在報名的人還是源源不斷,看樣子是人多樹少啊!”
“快來,這邊還有一百棵樹苗吶。”走在前面的一個小伙子像發現新大陸一般興奮地搖著旗子喊道。于是正在休息的志愿者們迅速拎起鐵鍬跟著旗子向北邊奔去……
陽光下,在志愿者們的歡笑聲中,昌平的青年林正在一天一變樣地成長壯大著。良各莊村沿路的柳樹已經抽芽,不久的將來,青年林的10萬余棵樹苗也將和它們一起長大,為首都北京織起一道綠色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