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小化學家”暑期實踐活動在中國科技館正式啟動,孩子們通過參與“紫外光大搜查”、“水的儲存”、“水的研究”等多個妙趣橫生的化學小實驗,領略化學世界的千變萬化。
昨天(1日),巴斯夫“小小化學家”活動再次登陸中國科技館,開場首日便迎來數百名小朋友踴躍參與。孩子們在志愿者的指導下盡情享受著化學互動小實驗的無窮樂趣,更親手調制出能抗紫外線的“防曬霜”。
昨天一早,許多到中國科技館參觀的小朋友發現,一層的公共服務區冒出了個充滿童趣色彩的實驗室,十幾張五顏六色的實驗臺上擺滿了燒杯、量杯、小勺等實驗器材。不一會兒,報名處就排起了長龍。
上午10點整,第一場實驗——“紫外光大搜查”開始了。小朋友們穿上彩色小圍裙,戴上防護鏡,頗有點兒小化學家的勁頭兒。在志愿者陳瑜的指導下,來自崇文小學六年級的馮瀟依次將油基、增稠劑和水基倒入燒杯中混合攪拌。幾秒鐘的工夫,燒杯里奶白色的液體就變成了粘稠的膏狀物。“這就是防曬霜嗎?”小馮瀟輕輕用手碰了碰說,“果然很像我們平時用的擦臉油。”
防曬霜做好了,但它究竟能不能抵御紫外線呢?這還得進一步驗證才知道。隨后,孩子們用小勺將調制好的防曬霜涂抹在一張小巧的紫外線測試卡上。
“大家記住哦,只涂一半就好,另一半要空著才能對比出效果。”陳瑜一邊提示小朋友將測試卡放在紫外線燈下,一邊帶領大家數數,“1、2、3……30。現在,大家用紙巾擦掉防曬霜看看。”
“快看,變色了!涂了防曬霜的一半測試卡還是白色的,另一半則被‘曬’成了深紫色。”馮瀟指著測試卡,大聲說。原來,這張測試卡上有一層能吸收紫外線的神奇薄膜,顏色越深代表它吸收的紫外線光線越強。“我們的防曬霜果然管用!”孩子們顯得很興奮。
作為“小小化學家”活動的元老級粉絲,來自府學小學的劉英凡昨天已是第七次參加動手實驗。廢紙再生、污水變清、水的儲存……這些實驗她都做過了。“在這里,我學到了很多科學課上學不到的知識,在學校里也自信多了。”
本次“小小化學家”活動將一直持續到8月10日,6至12歲的小朋友都有機會現場報名參加互動實驗。除了“紫外光大搜查”,此次設計的實驗項目還有與植物保護相關的“水的儲存”,以及揭示浮力與液體密度關系的“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