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政策 > 正文

中關村核心區海淀園探索高科技企業黨建創新

日期:2012-07-18  來源:科技日報
[字體: ]

 創先爭優

  5月末的一天清早,北京新奧特集團(總部)的員工上班時,都會發現在大門口貼著一封信:一封是該企業身患重病的老員工李丁給集團總裁鄭福雙的感謝信。李丁在信中稱,在他的心里,新奧特永遠是他心靈的“家”。該企業的知情員工介紹說,李丁離開新奧特已有10年了,但是當新奧特黨委得知他近期身患重病,且經濟又比較困難的信息時,在總裁鄭雙福的支持下,發動集團黨員帶頭捐款,僅用3天全集團1000多名員工即捐款近30萬元。

  “有了家庭的歸屬感,企業的凝聚力才能夠顯現,而黨組織就是這個家庭的主心骨,黨員就是這個家庭里最有責任感的兄弟姐妹,大家不僅工作上相互協作,而且生活上相互關照。在新奧特,這樣的事例很多。”鄭雙福稱,由企業黨組織營造的“家的感覺”,已經形成了新奧特別樣的企業文化。而這種體現了中國傳統元素的企業文化,更成為新奧特在數字媒體設備研發領域沖隘闖關的精神動力。

  在中關村核心區海淀園采訪,許多企業都有與新奧特相似的經歷。海淀園工委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逐步在中關村核心區海淀園形成了在擴大黨組織覆蓋面的基礎上,促進黨建工作與園區、企業發展有效融合、互為支撐,實現園區軟實力整體提升的高科技企業黨建發展新思路。

  以人為本破難點 貼心服務聚人心

  近日,在海淀園工委舉辦的第三期“新社會階層人士理論研修班”上,北京新水季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總裁朱向宏談道,“黨建工作是凝聚人心的重要手段,以黨建為中心抓好企業文化建設,可以有效地提高企業員工的凝聚力和企業的競爭力。”

  企業家的認識,正體現了海淀園工委工作的特色。海淀科技園作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是我國最早創建的高科技園區(原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也是我國優質科技資源最密集的區域。園區內創新企業10300家,其中99%是非公企業。這些企業普遍具有企業規模小、創新風險高、人員流動性大的特點。海淀園工委書記劉永水說,這些特點也是高科技園區黨建難點。傳統的黨建工作模式顯然難以奏效。要使黨建工作成為園區創新發展的助推器,我們唯有以人為本,以企為本,通過大量關愛、服務黨員、黨務工作者、員工和企業發展工作,吸引人、感染人、凝聚人、提升人,在服務中贏得支持、凝聚黨心,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

  讓企業的決策者成為黨建工作的支持者和參與者,是有效開展黨建工作的基礎。海淀園工委一方面在園區企業廣泛開展“黨建之友”評選活動,充分調動企業家支持黨建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另一方面通過舉辦“新社會階層人士理論研修班”,邀請相關專家和委辦局領導講課,為企業家們搭建一個了解黨和政府的工作重點和科技政策,拓展知識結構的互動平臺,增進了企業與管理部門和不同企業之間相互交流與合作,受到園區企業家的普遍歡迎。

  科技型中小企業人員流動頻繁,崗位轉換常常引發心理壓力,對其綜合素質構成不良影響。“這是一種影響企業創新的潛在危機”。因為“人”是創新的第一要素。營造一種互動開放的環境,吸引和引導人們調整心態,激發活力,關注核心區和企業的發展是保持持續創新的重要因素。園區工委以創建“學習型黨組織”為抓手,通過搭建“會議學習”、“培訓學習”、“網絡學習”、“樓宇學習”等多元化的學習環境,精心選擇學習內容,設計熱點話題,開發“黨員學習e平臺”等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學習平臺,解析和傳播新時期黨的知識和理念以及核心區的政策解讀及各類科學知識,營造“終身學習、隨時學習”的氛圍,提高員工素質。

  推動企業科學發展是關鍵。園區工委通過搭建多種交流平臺,在企業文化建設、創建學習型企業、完善企業內控機制等方面提供指導與服務;組織開展獻計獻策、技術革新、勞動競賽等活動,2003年至2011年組織約2萬多名員工參加勞動競賽,黨員和員工為企業提出合理化建議2萬多條,創造(節約)價值約13億元。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隨著中關村核心區海淀園一系列黨建機制的創新探索,黨的形象在這里不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一個親切、智慧的群體象征,是企業和員工的心靈家園。在潛移默化中,“在為國家發展建設服務的同時,實現自身價值的完善”的政治取向,逐漸在核心區的高端人才中形成共識,入黨積極分子隊伍逐年壯大。北京唐朝電子集團公司總經理姚健,參與過國家重點項目“自由電子激光”的研究工作,他在入黨材料中寫道:“在世界,只有中國自己能夠救自己;在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能夠領導我們繼續走向民主、富強和開放。”

  “魚水相依”定準位 標桿作用屢立功

  “有為的黨建工作就是要在園區發展中"給力"”。劉永水認為,高科技企業黨建與園區創新發展,應該是“魚水相依”的關系。

  開放、靈動、活躍的外部環境,是實現園區創新發展的基礎,也是政府引導政策的著力點。優質創新環境的前提是公平、和諧。能夠激發人們貢獻熱情的環境,首先是讓人有幸福感的區域。

  海淀園工委的思路是:以有效的黨建覆蓋園區文化建設,加強溝通,主張正義。園區工委確立了“培育共同理想、構建和諧園區、促進企業發展、提高企業效益、維護各方權益、共創美好生活”的高科技企業黨建工作目標,得到各方普遍認同。

  工委通過召開企業書記例會、深入企業調研、建立信息員隊伍、編發工委刊物等方式,積極向企業宣傳黨和政府支持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企業也通過黨組織渠道,反映在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問題和建議,由園區工委向上級和有關部門反映。維護園區和諧穩定。建立勞動爭議調解指導委員會,已接受咨詢、調解案件600多件,涉及職工近2萬人次。

  出現矛盾加以化解,雖然有助于良好環境的營造,但畢竟是一種被動行為。如何創新黨建的工作內容,通過主動、長效的工作模式,開拓核心區共識、奉獻的文化氛圍?順著這個思路,園區工委提出在核心區內培養黨員當“標桿”,擴大其示范作用,探索將黨員的先進性轉化為企業發展的生產力實踐活動。

  園區工委在企業設置黨員示范崗、黨員公示牌,實施由普通員工、企業負責人等共同參與的企業黨組織工作“五主體量化評分考核辦法”。

  建設一支高素質的企業黨務工作者隊伍,是“主動黨建”思路的又一次探索。積極推動企業中具有較高行政職務的黨員擔任黨組織書記,通過優化培訓內容,改進培訓方式,提高培訓實效,不斷提高黨務工作者的綜合素質,逐步建設一支熟悉業務、開拓創新、甘于奉獻的企業黨務工作者隊伍,確保了在高科技知識分子中發展黨員工作順利開展。

  目前園區508名獨立黨組織書記,絕大多數在企業擔任著中層及以上職務,其中擔任副總經理及以上職務的有203人,占40%。

  務實、有效的黨建工作,使黨組織和黨員在高科技園區的作用得到彰顯。佳訊飛鴻(300213,股吧)公司發生意外火災事故,在公司最困難的時刻黨組織和黨員挺身而出,做好員工思想穩定工作,號召員工對公司不離不棄,積極為公司出主意、想辦法,帶頭加班為公司清理和修復設備,幫助公司走出了最低谷。在海拔4000多米青藏鐵路的施工現場,該公司黨支部喊出了“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志氣更高”口號,帶領員工克服極度嚴寒,出色地完成了鐵路通訊設備安裝調試任務。

  新奧特集團的黨員在黨委的支持下,主動成立“黨員科研工作組”,專攻科研和市場的硬骨頭。黨員的標桿作用也為黨員贏得了企業的高度認可。新奧特黨員占員工比例僅10%,但是每年評選年度先進工作者,黨員的比例從未低于60%。該集團董事長鄭雙福在企業設立了黨組織專項資金,為企業黨建活動提供專項經費支持。

  北斗星通(002151,股吧)集團,是國內首家以研制衛星導航應用裝備為主業的高科技企業,該企業從成立之初,即明確了支持黨建,提出“將黨員培養成高管,將高管培養成黨員”的雙培養計劃。經過10年的發展,該企業80%的高管是黨員,而每年評選的企業優秀員工80%是黨員。該集團副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李學兵稱,推進雙培養計劃,為黨員在企業發展中提供了有位、有為的舞臺,而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又引領了企業的創新發展。

  黨員的標桿效應也引發了中關村核心區海淀園的入黨熱潮。據統計,2009年以來,園區企業申請入黨人數新增4000多人;培訓入黨積極分子1700多人;發展黨員600多人,其中科研管理人員500人,占85%以上。如今在中關村核心區海淀園,以黨員的標準作為行為準則,熱愛企業、勇于創新、無私奉獻的核心區文化已經形成,黨員隊伍也在迅速擴大:目前隸屬核心區工委的基層黨組織508個;覆蓋黨員達2萬多名。

  北京市委黨校一位教授在研究了中關村核心區海淀園工委的黨建發展歷程后指出,提升核心區的軟實力,是時代賦予中關村核心區海淀園的使命,而有效的黨建創新,是實現這一使命的橋梁。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